红色预警——红火蚁入侵视角下的生态保护与防治
Red Alert——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tr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lenopsis invicta

主创设计:李佳芮

设计成员:项欣宇 冯立毅 胡贞贞

指导老师:王兰宝

作品编号:ILIA-S-20221097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0
热度:3770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红色预警——红火蚁入侵视角下的生态保护与防治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王兰宝

主创姓名:李佳芮

成员姓名:项欣宇 冯立毅 胡贞贞

设计时间:2022-05-23

项目地点:广东省吴川市竹城村

项目规模:4公顷左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

第一张(前期分析与总平面图)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
2.蚁群算法。

设计说明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分布广泛,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2001年红火蚁蔓延到台湾,并逐渐出现在广州等多个省份,危害面积达20公顷。红火蚁生态入侵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因此我们通过查阅大量论文资料,选择了广东省吴川市竹城村作为研究基地,并提出了六项主要防治修复策略;1.通过遥感装置,得到红火蚁分布情况;2.根据分布情况,对红火蚁进行分区分级控制;3.重灾区通过化学防治(二阶段处理法),直接灭杀红火蚁;4.其他红火蚁分布区域,根据红火蚁分布情况,通过蚁群算法模拟分析,诱捕器放置的最佳位置;5.诱捕器将信息传给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并移植羊角拗,养殖黄蜻等本土红火蚁天敌,对红火蚁进行抑制,形成生态平衡;6.将捕获的红火蚁作为鱼虾饲料,可弥补蔗基鱼塘中因甘蔗根系吸收过量养分导致鱼虾食物来源减少的缺陷。以上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红火蚁侵害问题。防治中采用蚁群算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最短和有效路径,确定诱捕器放置的最佳位置。该项目主要措施有化学、生物、遥感、诱集防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设计学科的角度为红火蚁的控制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二张(防治思路与鸟瞰图)

防治思路
1.通过遥感装置,得出红火蚁分布情况;
2.根据分布情况,对红火蚁进行分区分级控制;
3.重灾区通过化学防治(二阶段处理法),直接灭杀红火蚁(时间两周);
4.其他红火蚁分布区域,根据红火蚁分布情况,通过蚁群算法模拟分析,诱捕器放置的最佳位置;
5.诱捕器将信息传给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并移植羊角拗,养殖黄蜻等本土红火蚁天敌,对红火蚁进行抑制,形成生态平衡;
6.将捕获的红火蚁作为鱼虾饲料,可弥补蔗基鱼塘中因甘蔗根系吸收过量养分导致鱼虾食物来源减少的缺陷。

第三张(防治策略与平面图)

第四张(防治修复策略与修复后效果)

设计感悟

本课题逻辑清晰,内容饱满;前期系统的分析了红火蚁的习性、入侵背景等内容;接着提出了红火蚁防治的思路和策略;通过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并考虑到当地的物种、生态系统等多方面问题;设计过程中还涉及到诱捕器装置的设计和蚁群算法分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规划设计两个角度为红火蚁的控制提供有效的帮助。

设计亮点

1.红火蚁诱捕器装置的设计;
2.蚁群算法的运用;
3.整体防治的规划思路与设计策略相结合。

专家评语

生态概念较系统,生态控制及基地修复方案较科学。注意景观设计的景观环节,应突出生态景观景象。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