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与重生
LOST AND REBORN

主创设计:任哲辰

设计成员:任哲辰

指导老师:宋功明

作品编号:ILIA-S-202210774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18
热度:387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失落与重生

院校名称: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景观学院

指导老师:宋功明

主创姓名:任哲辰

成员姓名:任哲辰

设计时间:2021-06-16

项目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

项目规模:25.33 ha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

P1 - 前期调研

对场地的区位及肌理进行了解读,对场地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场地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选址位于黄陂湖北侧,白湖农场东南侧,定位为后工业厂区改造项目。

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灌溉水系密集,依托黄陂湖乌龟山拥有极其良好的景观资源,部分被工业污染的区域可以看到次生演替的痕迹,动植物资源的丰富也造就了独特的开发潜力。

场地内拥有庐江县化工总厂遗址,目前废置于此,厂区各要素保存情况尚可,该场地可以说是中国乡镇工业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缩影,场地中的工业遗迹,从建筑到地形到工业设备,都有着一段工业厂区独有的历史与记忆。

同时场地还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丰富的畜牧养殖业资源,拥有完整的排水灌溉系统和独特的农业景观,适合与场地工业数形结合,打造独有的特色。

场地目前存在建筑废弃、土壤水质污染、动植物生境脆弱等问题,本次设计希望在后工业时代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对场地矛盾进行化解,重新组织场地秩序,通过对场地的具体诊断分析,利用场地原有资源分阶段处理,最终达到生态恢复良好、生物群落稳定、本土文化与工业记忆再现、人居环境提升的目的,使场地再次成为附近乡镇发展新引擎,让场地由失落走向重生。

P2 - 场地总体规划与设计

场地总平面图,鸟瞰图,规划定位与设计策略,设计说明,背景陈述,场地污染分析和分阶段解毒策略以及规划分析图。

P3 - 第一二阶段设计分析

场地一期与二期分阶段开放设计图,对场地内各个片区进行解读。从门户空间及配套设施开始,到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现代农业展示体验园,产业结合科技和旅游,并且开发助农产业园,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打造当地品牌。对厂区建筑进行分析,保留和部分拆除。

P4 - 第三阶段设计分析

场地第三阶段开放设计图。观鸟塔在不接触和干扰鸟类的同时为人类观察候鸟提供了机会,同时可以作为场地观看湖景和农业景观的观景塔。水下景观节点让人以不同角度看到场地的污染情况和体验场地景观资源。同时对场地进行环境监测和生境营造,结合场地地形让景观更具弹性拥有抵御洪水的能力。最后提出后工业时代对于乡镇废弃工业地的思考。

设计感悟

该项目立足于乡村振兴,以后工业时代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对场地进行了多尺度、多角度的调研,遵从上位规划,从建筑、地形、水体、污染等多角度对场地进行思考,对场地提出了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设计规划策略,并且体现了作者从场地规划、景观设计、装置设计等角度对于乡镇后工业场地更新的思考。

设计亮点

场地的前期调研充分且具体;规划定位与设计策略合理;对场地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定位有详细的调研;对场地的污染有着各种角度的解决方案和分期开放策略;对场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结合时事并且结合场地特色;对场地内的建筑、地形、构筑物有着深入的思考与设计;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空间来组织观景流线体验场地内的不同景观;结合场地地形和当地环境对场地生境进行营造同时使得场地景观更具弹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了对于乡镇废弃工业场区的思考。

专家评语

项目立足于乡村振兴,对庐江县白湖镇化工总厂后工业厂区进行景观规划改造设计,前期调研较为充分,并遵从上位规划,从建筑、地形、水体、污染等多角度对场地进行思考,对场地提出了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设计规划策略,体现了作者从场地规划、景观设计、装置设计等角度对于乡镇后工业场地更新的思考。参赛方案并未只停留于概念层面,对于空间尺度有着较好的把握,对于空间氛围也进行了良好的表达。

对于场地的社会、经济及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分析,设计构思科学性强,且设计理念有创新,局部及整体设计图纸全面。

基地分析较好,整体规划较好,但作为景观设计,应对空间进行深入设计,分析人的行为、心理需求与空间的关系等等。整个建筑群空间设计深度不够。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