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则能成——循环经济视角下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Dividing" can make it happen - Garbage sorting and treatment dev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rcular economy

主创设计:庞诗婷

设计成员:吴雨欣 邢洋铭 彭昱龙

作品编号:ILIA-S-WORL1063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其它

1
热度:3168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景观装置奖

项目名称:"分"则能成——循环经济视角下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主创姓名:庞诗婷

成员姓名:吴雨欣 邢洋铭 彭昱龙

设计时间:2021-12-15

项目状态:方案及在建项目

作品类别:其它

智能垃圾桶

    分类装置主要设计了智能分类垃圾桶,以磁力和风力为媒介将人们投入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使得后续的人工分类步骤简化,同时以循环标志为灵感,对于垃圾桶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得其在实用性基础上增强美观性。

设计说明

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垃圾又被称作放错位置的财富,我们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其实还存在着许多的剩余价值,如果可以将它们利用起来将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但光做到分类并不能有效消除产生的垃圾,因此本次作品从分类、分解的角度处理目前日益严峻的垃圾问题。
    其中分类装置主要设计了智能分类垃圾桶,以磁力和风力为媒介将人们投入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使得后续的人工分类步骤简化,同时以循环标志为灵感,对于垃圾桶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得其在实用性基础上增强美观性。在分解步骤过程中,本作品主要利用生物能源对于厨余垃圾进行分解,即设立蟑螂养殖基地,将厨余垃圾与桔梗等植物混合,投喂蟑螂,使其能够对垃圾进行有效消耗,并以此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建立生态鱼池、芦花鸡舍、温室大棚等一系列相关设施,即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减少了垃圾的存量。

蟑螂养殖场

    在分解步骤过程中,本作品主要利用生物能源对于厨余垃圾进行分解,即设立蟑螂养殖基地,将厨余垃圾与桔梗等植物混合,投喂蟑螂,使其能够对垃圾进行有效消耗,并以此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建立生态鱼池、芦花鸡舍、温室大棚等一系列相关设施,即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减少了垃圾的存量。

设计感悟

本次作品符合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竞赛为现今环境问题出谋献策,为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国家、社会做出一份力量。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