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欢迎您!
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主创设计:陈瑾萱 孟媛
指导老师:吕小辉 杨建虎
作品编号:ILIA-S-202110134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变换时分——基于分时共享的四川北路街道慢行系统微更新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吕小辉 杨建虎
主创姓名:陈瑾萱 孟媛
设计时间:2021-06-02
项目地点: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社区
项目规模:33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前期调研分析及鸟瞰
前期调研分析包含区位、场地问题、场地资源、及日常生活调研
鸟瞰
设计说明
前期调研分析及愿景
前期调研分析包含:场地历史发展、人群分析、及微空间地块类型
节点鸟瞰及策略一
策略一:共享街区-分时共享潮汐街道
分时共享潮汐街道 关注各类人群在街道空间中使用和活动体验,形成四川北路生活性街道设计方案,并且在现阶段技术可行基础上,探索加入智慧街道设计方法,通过对全天街道流量的统计将其划分为不同属性的时间段。对此提出街道分时使用的策略:繁忙时段是以通勤为主的高效街道,提高流通性;空闲时段是以休闲为主的幸福街道,提高停留性。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和升降桩、升降外摆实现不同时段对街道空间的限定。
策略二及策略三
策略二文化街区:文化触媒理念应用 项目把文化触媒与传统街区微更新运作相结合,体现出构建传统街区真实的叙事网络与提升传统街区微更新的易实施性与有效性。传统街区微更新方法的探索不应仅停留在物质空间更新的层面,需重视传统街区文化内涵的复杂性,从软质的层面提出更新策略。
策略三慢行街区:街区慢行系统重构 将城市层面的慢行系统空间划分为慢行核—慢行岛—慢行廊道。针对社区层面的慢行空间体系解读,社区慢行系统分别为容纳社区交往空间的慢行核、联系不同类型的微空间慢行路径及容纳不同微空间功能片区的社区慢行岛。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专家评语
作者关注各类人群在街道空间中使用和活动体验,以四川北路生活性街道为例,采用了触媒、分时共享潮汐街道、慢行系统三个策略相结合的街道微更新策略。选题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思念新颖,逻辑清晰,内容完整,图纸表达出色。
主题选择是城市微更新的街景改造,选题符合时代急需和学科热点;聚焦问题准确,研究分析框架完善,设计策略可行,图纸表达清晰。
在高密度超大城市中建立一个慢行街区,设计使景观更能促进慢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