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湿地公园概念规划设计项目
Fengqi Wetland Park Concept Planning and Design Project

主创设计:黄立

设计成员:黄立、曹帆、李香慧、蔡倩、李梦瑶、刘佳雯、杨薇芬、冯辰、蒲田帅

作品编号:ILIA-P-20219758

参赛组别:专业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23
热度:6013

项目详情

项目背景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创新点

新材料应用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凤栖湿地公园概念规划设计项目

设计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姓名:黄立

成员姓名:黄立、曹帆、李香慧、蔡倩、李梦瑶、刘佳雯、杨薇芬、冯辰、蒲田帅

关键词:反哺归真、知网共融

项目状态:规划类

项目规模:约17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夜景鸟瞰图

项目背景

本规划基于成都天府新区凤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前期的方案征集,我方在原规划方案基础上,结合本次主题重新整合规划思路,得出本规划成果。

设计说明

如何理解“城乡共建、共兴、共享”这个命题?
我们抛出三个子命题:①“城与乡”是什么关系?②“城乡共建”的基础是什么?③如何实现“共兴、共享”的目标?
一、 探径
通过城乡进程发展研究我们发现:①城市的发展资源来自于乡村。③城乡的关系是“母子”的关系,也是“兄弟”的关系。
通过人类发展进程研究我们发现:①城乡共建的物质基础来源于自然。②呈现共建的精神基础是信息交互的进步。
我们看到随着城乡的发展,资源是由自然流向城乡的,城市的发展资源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的。
“共兴、共享”的实现需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向进行提升,物质的提升基础是对自然的尊重,精神的提升基础是信息交互的升级。由此,我们提出了“反哺归真,智网共融”的解题路径。
二、 实践
在场地规划中,我们从“自然与城乡”、“城与乡”两个层次入手。以“织境建廊”的方式构建生态格局本底,缝合城市建设产生的割裂。以“织网筑景”的方式,提升城乡之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信息交互网络。
我们希望通过“城乡反哺自然”、“城市反哺乡村”的方式逆转资源导向的内核矛盾,以“渗透的绿网”和“科技的数网”来织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智网,将城乡建设融入生态建设,以期实现“返璞归真,和谐发展”。

鸟瞰图

总平面

区位分析

现状分析

设计构思

生态策略

文化策略

景观结构

交通分析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设计感悟

对于主题我们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将城乡之间的关系拔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禅宗对于终极智慧探寻的方式,找到共性的内核矛盾,并以逆转资源导向的方式同时解决城乡内部问题及城乡外部问题。
设计不只是停留在图面的表达,我们以中医把脉探根的理念找到病根,真正做到共建可行、共兴可能、共享可持续。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占地面积共170公顷,其中水系面积为16.78公顷、林盘面积85.74公顷、农田面积76.42公顷。

主要技术创新点

1、以禅宗对于终极智慧探寻的方式,找到共性的内核矛盾,以此来进行规划构思。
2、以中医把脉探根的理念找到病根,以此来进行规划构思。

新材料应用

专家评语

把传统中医理念与规划结合,打造共建可行、共享可以持续的景观。同意推荐。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