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仓”桑,再现芳华》——基于“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理论的福州市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更新设计
"Hundred years of vicissitudes, reappear the youth" -- renewal design of Yantai Mountain historic area in Fuzhou City Based on "conjugate" organic function replacement theory

主创设计:李诗莹

设计成员:林欢 蔡富聪

指导老师:游宁龙

作品编号:ILIA-S-2021958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旅游区规划

11
热度:309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百年“仓”桑,再现芳华》——基于“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理论的福州市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游宁龙

主创姓名:李诗莹

成员姓名:林欢 蔡富聪

设计时间:2021年6月

项目地点:福州市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项目规模:37.94ha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旅游区规划

▲鸟瞰图▲局部透视图

设计通过运用“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的方法,对基地空间进行整合、功能置换、开发绿景、疏解交通问题。利用基地拥有丰厚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以及人群的需求将其定位为旅游区。借此激发其活力。

设计说明

本次方案基于“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的设计理念,将原先文脉衰落、活力衰退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进行新的更新设计,通过现有主体人群,结合人群需求与现状呈现的生活、文化、业态问题,采用“共轭式”有机更新与功能置换、因地制宜调整部分地块性质与实现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步骤进行设计,最终达到文化重生、生活重生、业态重生的规划目标。
方案中打造出由北至南的建筑风格的转变是设计特色,整体呈现中式传统建筑风格到中西结合再到现代建筑的转变,给人在平面上一种奇特的视觉感官;而重新设计的三轴两点的规划结构,使地块功能排布的更为明显,各类地块都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价值,真正做到激发和提升地块活力,传承历史文化的设计初衷。

▲前期基地现状分析图▲人群分析图

福州市烟台山作为一个历史风貌区、风景区,八一七路中轴线的重要结尾点,其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空间肌理的混乱,建筑物的破损,功能分区混乱影响人们的交流,业态零碎单一,使得基地失去活力,人口流失。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历史文脉的延续,激发基地应有的活力,解决人口流失现象等一系列问题。

▲策略设计图

设计通过运用“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的方法,对基地空间进行整合、功能置换、开发绿景、疏解交通问题。利用基地拥有丰厚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以及人群的需求将其定位为旅游区。借此激发其活力。

▲方案总平面图▲北立面图▲相关规划分析图

设计本着“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的理念,针对基地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其空间肌理进行重新梳理整合,保存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元素,将原有建筑的功能进行共轭式的激发置换,延伸融合将旅游区做到游与居的和谐。

设计感悟

本项目设计新颖,实事求是,从人群实际需求出发,寻找到适合基地的设计理念,并将其运用其中,意图打造传承历史文化、激发地块活力将烟台山过去“芳华”重现于世间。

设计亮点

亮点一:沿中间文化主轴“乐群路”,最大限度保留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老建筑与各类使馆旧址,真正做到老仓山记忆的传承;
亮点二:文化创意园设计的加入,为具有浓厚历史感的烟台山街区注入现代活力,在传统历史街区的设计中突破,展现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地块;
亮点三:建筑风格由南到北的层层转变过渡给人以视觉上的奇特感受;
亮点四:多功能分区的规划与功能置换理念的贯彻,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区域内的地块类型,也满足区域内绝大多数不同人群的需求,做到内部自给自足,外部吸引人流的独特优势。

专家评语

设计者对场地现状及其城市规划定位进行了深入剖析,从烟台山历史片区建筑功能与形制、建筑组合与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的梳理、居民生活与文化旅游的复兴等方面对“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理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实践与运用,对福州市烟台山历史片区有机更新具有指导作用

设计方案结合现有的主体人群与生活、文化、业态等问题,通过运用“共轭式”有机功能置换的方法,对空间功能进行整合,因地制宜实现功能合理利用,发挥最大价值。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