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 ——浮梁县南门渡滨水景观设计
Floating “Liang”+ ——Landscape Design of Nanmen Dock Waterfront market in Fuliang County

主创设计:吴凡

设计成员:刘荣荣 杨婷帆 何雅杰 庞芊峰

指导老师:康胤

作品编号:ILIA-S-2021928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文旅景观

5
热度:4551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浮“梁”+ ——浮梁县南门渡滨水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康胤

主创姓名:吴凡

成员姓名:刘荣荣 杨婷帆 何雅杰 庞芊峰

设计时间:2020-10-13

项目地点:江西景德镇浮梁县

项目规模:9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旅景观

设计说明

浮梁古县城是“景德”陶瓷、“浮梁”茶的原产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站之一。随着时间流逝,浮桥和轮渡逐渐被淘汰,昌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古城随着昌江的没落逐渐丧失功能,浮梁县另迁它址,新城与旧乡逐渐丧失了联系。


规划方案基于“昌江百里风光带”的上位规划,将古浮梁地区所在的村落和现在的浮梁城区联系考虑,通过城村的联动来促进地区的复兴。上位规划共包括上游超过45km的生态保护段和下游的城市滨河区,设计涵盖了其中约1km长的滨水休闲区约为9ha的地段。我们将场地设计为湿地公园的基础上置入富含地域性的码头、浮船的元素,建立一个1公里长的海滨创意市场区域,用浮桥集市的概念串联起来古城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优越资源,用现代方式重构古码头景象同时,将消失的昌江航运带回浮梁,与附近艺术学院功能互补的新集市将与附近古县衙景区一起成为城市的新名片。串联人、产业、河流、大学,将城乡的资源利用共享。

总平面与上位规划

规划方案基于“昌江百里风光带”的上位规划,将古浮梁地区所在的村落和现在的浮梁城区联系考虑,通过城村的联动来促进地区的复兴。上位规划共包括上游超过45km的生态保护段和下游的城市滨河区,设计涵盖了其中约1km长的滨水休闲区约为9ha的地段。我们将场地设计为湿地公园的基础上置入富含地域性的码头、浮船的元素,建立一个1公里长的海滨创意市场区域

设计概念说明

我们将场地设计为湿地公园的基础上植入富含地域性的码头、浮船元素,用浮桥集市的概念串联起人、产业、河流、大学等周边资源。在浮船上的创意市场将是现代与历史之间的对话,也是历史上水上丝绸之路贸易场景的重现,同时满足现代生活的休闲需求,做到弘扬河流文化、承载了古商贸文化、旅游地和展示生态的作用。

整体设计、植物设计、节点平面与剖面

整体采用动态的设计形式,切合场地的水文和浮船的形式。
方案利用一系列的台地连接城市与水面标高,并根据他们与水平面的高差关系分为高地和淡水湿地。满足防潮防洪排涝的同时通过高低起伏的地形变化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方案的地形和流线设计充分考虑了对昌江水位时间性、季节性变化的包容。
我们的设计利用浮船,浮桥这一富含地方语意的结构和高低错落的栈道来顺应场地的湿地,并利用自然的动态性在不同天气、时节、潮汐状况下为使用者提供多样而独特的景观空间体验和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设计效果图

湿地集市效果图: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连续漫滩和浮岛作为湿地上的创意集市的主要特点,设计做到可游可赏,随着水位变化,湿地浮岛浮现的状态也发生变化,因此空间与视线也产生变化。
主码头区效果图:在浮梁旧东门渡的位置新建的主码头将重建昌江的水上客流系统。  旧埠头的原始结构被沿袭,上层平台用作集散和景观广场,下层平台是现代化的码头。中间连接着运输轨道和景观台阶。

设计感悟

我们将场地设计为湿地公园的基础上植入富含地域性的码头、浮船元素,用浮桥集市的概念串联起人、产业、河流、大学等周边资源。在浮船上的创意市场将是现代与历史之间的对话,也是历史上水上丝绸之路贸易场景的重现,同时满足现代生活的休闲需求,做到弘扬河流文化、承载了古商贸文化、旅游地和展示生态的作用。

设计亮点

1、转译历史中的“浮船”概念
借此来发扬浮梁河流文化,重新体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用现代方式重构古码头景象同时,将消失的昌江航运带回浮梁。新建的特色集市将与附近古县衙景区一起成为城市新名片。
2、依据季节性水位变动弹性设计
用一系列台地连接城市与水面标高,利用浮船,浮桥这一富含地方语意的结构和高低错落栈道来顺应场地季节性水位变化,并利用自然动态性在不同状况下提供景观空间体验和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3、动态的设计形式
整体采用动态的设计形式,切合场地的水文和浮船的形式,在自然的基底上人类有限度介入,将灰色驳岸转化为绿色基础设施。设计发展蓝绿色网络以重新激发自然过程,为浮梁的发展创造自然环境。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