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享绿境,内养心生——健康共享理念下的大学校园设计
Enjoy the green environment outside, nourish the heart inside -- the university campus design under the concept of healthy sharing

主创设计:初筱

设计成员:宫嘉伟 顾语琪 梁文慧

指导老师:翟俊

作品编号:ILIA-S-20208524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1
热度:5241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外享绿境,内养心生——健康共享理念下的大学校园设计

院校名称: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指导老师:翟俊

主创姓名:初筱

成员姓名:宫嘉伟 顾语琪 梁文慧

设计时间:2020-03-12

项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大学

项目规模:34.8hm2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鸟瞰效果图

恰是好时机,唤醒东吴新绿,共迎健康生活

设计说明

恰是好时机,唤醒东吴新绿,共迎健康生活。苏州大学坐落在苏州城东天赐庄片区,是秉承东吴大学悠远文化传承的百年名校,然而疫情之下不可避免暴露出校园环境健康支持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健康需求等问题。鉴于此,本项目以“外享绿境,内养心生”为主题,基于健康共享理念,针对校园现存交通、空间、生态、建筑四大主要问题,从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态技术手段两方面进行改造。设计通过整合校园交通资源、创造多功能开放空间、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等方式,打造出高可达性的校园慢行空间、风格多样的建筑群、互动开放性交流学习空间和集聚康复功效的园林环境,引领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同时,作品基于场地不同区块的特征以及生活、教学和运动三大校园基础骨架,打造四大健康的基础生活圈,即入口处——开放之圈、中心区——多元之圈、西侧——鼎新之圈、老校区——沉淀之圈,构成特色分明、由古至今的东吴时间轴,并在生活圈交汇处形成三大共享生活圈。结合以上种种方式,实现老校区的功能、生态、文化、社会转型,充分展现了健康活力、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全新面貌。

前期分析

该图包含区位分析、历史元素分析、地形分析、场地问题分析以及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等。苏州大学坐落在苏州城东天赐庄片区,是秉承东吴大学悠远文化传承的百年名校,然而疫情之下不可避免暴露出校园环境健康支持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健康需求等问题。鉴于此,本项目以“外享绿境,内养心生”为主题,基于健康共享理念,针对校园现存交通、空间、生态、建筑四大主要问题,从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态技术手段两方面进行改造。

平面图设计

该图包含平面图设计和方案分析,设计通过整合校园交通资源、创造多功能开放空间、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等方式,打造出高可达性的校园慢行空间、风格多样的建筑群、互动开放性交流学习空间和集聚康复功效的园林环境,引领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同时,作品基于场地不同区块的特征以及生活、教学和运动三大校园基础骨架,打造四大健康的基础生活圈,即入口处——开放之圈、中心区——多元之圈、西侧——鼎新之圈、老校区——沉淀之圈,构成特色分明、由古至今的东吴时间轴,并在生活圈交汇处形成三大共享生活圈。结合以上种种方式,实现老校区的功能、生态、文化、社会转型,充分展现了健康活力、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全新面貌。

局部效果图、剖面图、雨水技术分析图

主要分析场地应用的健康技术手段,通过局部效果图、剖面图、雨水渗透技术应用等表达

设计感悟

设计基于健康的不同层级,从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态技术手段两方面入手,采用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的干预模式,对校园交通系统、公共空间、蓄水方式、建筑功能进行有机更新,营造出不同功能的学生生活圈与共享圈。改造后的校园环境更具健康支持性、多样性和公平性,向大众诠释了健康校园的建设愿景。

设计亮点

设计从大学生生活、学习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入手,以具有悠远文化的百年名校苏州大学为例,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别具巧思。在设计中,项目立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与生态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校园健康功能进一步渗透融入,营造出步行友好、绿色疗愈、底蕴深厚、功能丰富的大学校园环境,引领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出活力尽显、健康绿色的共享型大学校园。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