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体修复秦淮河上坊桥—承天桥滨水设计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water restoration for bridge deck of Shangfang bridge in Qinhuai River

主创设计:王卉

设计成员:无

指导老师:蔡林林 解丹丹

作品编号:ILIA-S-2020807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0
热度:264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基于水体修复秦淮河上坊桥—承天桥滨水设计

院校名称: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蔡林林 解丹丹

主创姓名:王卉

成员姓名:

设计时间:2020-05-10

项目地点:江苏南京

项目规模:3平方千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鸟瞰图、效果图

进行充分的场地现状调查,通过节点命名、景观小品、道路、铺装、公共设施等与秦淮河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佳人如是、旧燕入新、门泊东吴、船舶继路、桑蚕之属、花笺茗碗和七桥瓮湿地公园七个文化主题分区,发挥秦淮河地形和历史人文的优势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设计说明

秦淮河是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文化底蕴深厚。政府于 2005 年开始致力于秦淮河水质改善,进行“引江换水”,本方案旨在将秦淮河水质提升至Ⅲ类水,改善居民生活。
水体修复技术使得河流的水质得到提高,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并在周边形成小气候,进而影响整个城市大环境。设计采用植物修复方法,致力于将水体修复技术景观化,构建基于水体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使景观引领健康生活。
本方案选取秦淮河上坊桥—承天桥段进行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水体修复技术和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发挥秦淮河地形和历史人文优势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为恢复“浆声”、再现“灯影”、慢行串联。以水体修复的手法,进行生境的营造,使用污水净化池和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实现对污水源头的控制,运用植草沟等生态措施,通过植物、人工湿地净水系统来进行滨水绿地的净水处理,最后通过驳岸、生态浮岛水生植物净化来提高秦淮河的水质,并实现生物多样性;并且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景观小品,公共服务设施,铺装等形式融入秦淮河文化,并呈现乡土植物景观;打造滨河慢行系统,将水体修复与文化传承联系起来,为当地居民打造日常滨河游憩场所。设计手法为水体修复+慢行系统+文化传承。

▲现状分析

设计地块在上位规划中的定位为“生态绿带”。
秦淮河是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文化底蕴深厚,滨江地块范围较广,可利用地块较多。但周边有较多工厂和居住区,较多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
靠近极负盛名的秦淮风光带,却没有被较多关注。
秦淮河经过引江换水,水质日趋改善,已基本达到Ⅳ类地表水标准,外秦淮河水水质好于Ⅳ类, 七桥瓮断面所测水质达到Ⅲ类,上坊桥断面所测水质达到Ⅳ类。
南京气候湿润,秦淮河流域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外秦淮河河岸带的本土植被种类较丰富,经总结,共有 53 种植物,隶属 28 科 50 属,且南京本土植被群落结构已趋于简单化。

▲设计构思、分析图、总平面图

设计理念:恢复“浆声”、再现“灯影”、慢行串联。
设计原则:生态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地域性原则。
从水体修复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集水体净化和都市游憩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发挥秦淮河地形和历史人文的优势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使景观引领健康生活。
通过对污水源头的控制、径流的净水处理、水体植物的净化,来实现生物多样性,并且营造出特色的本土植物景观;通过对居民需求的调查和对水体修复技术的配合,设计滨水慢行系统,打造与环境相融合的都市游憩场所。

▲专项设计

水体修复专项设计:秦淮河中主要有高锰酸钾、COD、TN 等污染物指标尚未达到标准值。在不同地块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从而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
驳岸专项设计:线桥自然驳岸、工程自然驳岸、自然生态驳岸和自然磊石驳岸。
慢行系统专项设计:以骑行道和步道相结合的形式,形成慢行系统串联场地中的各个景点,并串联秦淮河两岸,串联起秦淮河文化,串联起滨河活动。
设施小品专项设计:结合传统与新鲜的碰撞,兼顾景观、娱乐和休闲功能。
照明专项设计:营造秦淮河畔白天风光旖旎,夜晚灯光璀璨的桨声灯影的效果,使秦淮夜游实现日常化。

设计感悟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对人类和城市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重要一环。本方案以南京市秦淮河上坊桥—承天桥段为例,将水体修复尤其是植物修复相关技术技术,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结合,不仅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将水体修复技术景观化,而且具备南京地域文化特色和乡土植物特色。

设计亮点

将水体修复技术与滨水景观设计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之中,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改善城市滨水生态的同时,美化城市环境,将水体修复技术景观化。使景观引领健康生活。
将水体修复技术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属于当地的文化与植物景观,激发当地居民的熟悉感和认同感,并推动旅游的发展。
将水体修复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打造慢行系统,用景观引领健康生活。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