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坊间——基于“编织”理念的校园环境设计
Crisscross——campus environment desig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weaving

主创设计:王春琦  郝文雅

指导老师:许峰

作品编号:ILIA-S-20207974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0
热度:408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阡陌坊间——基于“编织”理念的校园环境设计

院校名称: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许峰

主创姓名:王春琦  郝文雅

设计时间:2020-06-20

项目地点:天津市北辰区

项目规模:164.5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以营造新校区的交通友好的现象为前提,采用编织理念。将人行道、车行道、自行车、公交车道道进行编织,创造人车分流,安全无阻的交通景象,以良好的交通环境为前提保证学生的健康生活。同时,编织系统将校园的蓝绿系统、工大文脉、功能组团进行编织。在编织节点上,为游憩公园、小型游园、口袋公园、服务设施等,促进学生们进行室外活动,为肢体舒展和精神放松提供场所。组团的布局模式为学住混合模式,减小学住距离,最大程度便利学生们的生活。每个组团都有较为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景观、体育设施等的服务。打造东西向的景观轴线,延续灌溉渠的基底,维护生态本底。同时形成风景诗意、生态友好的滨水空间。在绿地景观设计方面,除了一般的游憩景观,还设计了种植片区,还原田园的阡陌形式。在建筑色彩方面,保留“工大红”,和北洋建筑的组合方式。最终形成两主轴,八次纵轴,六次横轴,四大学住组团、多中心的布局模式。

▲校园总平面图及设计理念

对设计元素进行提取形成理念,梳理点线面和图底关系。

▲校园鸟瞰图及组团放大

对校园的细部和街巷空间进行分析,放大学住组团,通过学生的一日经历体现规划中时间距离的合理性。

▲校园中心广场平面图及空间营造

在东西方向的水轴上布置一系列体现校园文化的构筑物,增加校园活力,激发交流活动行为的产生。

▲景观节点平面图及生态技术应用

通过植物配置、界面铺装等,应用生态技术,打造生态化智慧校园,引导使用对象的生态节能观念和行为。

设计感悟

该项目选址在主创所熟悉的大学校园,设计人员对其使用需求、文化底蕴、规划痛点等了解程度高,将景观设计与学校悠久的历史文脉相结合,从视、听、嗅、味、触的五感出发构建校园活力网络,对光环境、风环境、声环境的多个维度打造最佳化的生活状态,为使用对象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群健康提供保障。

设计亮点

该项目创新性地寻找校园活力点,将其作为激活点,寻找校园的日常生活流线作为社区活力。在校园活力点的基础上,构建校园活力网络并赋予各个活力点价值,避免消极空间的产生。通过链接各级链条,促进生活社区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们的健康生活。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