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泊山色 潋滟流年——造船厂记忆下的重塑与改造
Ship moored the billow fleeting year--The remolding and renovation of the shipyard‘s memory

主创设计:李佩君

设计成员:李怡雯 杨晓琦 侯圆圆 吕丽媛

指导老师:王骏/无 王凤贤/助教

作品编号:ILIA-S-2020771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9
热度:7601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船泊山色 潋滟流年——造船厂记忆下的重塑与改造

院校名称:山东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王骏/无 王凤贤/助教

主创姓名:李佩君

成员姓名:李怡雯 杨晓琦 侯圆圆 吕丽媛

设计时间:2020-08-03

项目地点:山东烟台

项目规模:8.6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船厂改造 文创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方案设计基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南侧,位于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临近太平湾—烟台港—烟台客运站等交通客货运站。背山面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内部有烟台造船厂旧址、码头、工厂旧址、文保单位、桁架等工业元素,废弃的老船厂本身也是城市发展的“围墙”。方案设计秉承“全面保护街区历史风貌、再造海港开埠文化氛围、开发街区商业旅游业态”的主旨,充分考虑到地段的现状特点,以烟台山景区、历史港口、街巷空间及历史建筑尺度为依托,由封闭、废弃,变为开放、利用,打破“围墙”的束缚,将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和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构思,设计提出“线性空间”的新理念,在景观上打破原先成片的固化思想,以线来联结绿化。设计后的遗址公园要求改良原有景观形象,整体融入烟台山景区和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体系中,传承烟台开埠文化,强化场地魅力,改善居民生活,重新唤起船厂公园的生命活力,带动滨海旅游,塑造成具有特色的港口文化景观观光区。

前期分析 上位规划

现状研究 战略策略

节点深化 建筑改造

设计感悟

该项目是废弃船厂片区的改造设计。设计手法是先保护,保护原有的场地环境;再改造,对萧索的环境更新设计。以健康可持续为发展目标,旨在发掘工业遗迹的新用途。在设计中还提出“线性空间”等新理念,以慢行步道与骑行路线来连接景观绿化,追溯造船工艺流程,以互动式的体验工艺来为场地注入活力,引领居民健康生活。

设计亮点

方案设计在尊重原有场地肌理的基础上,进行要素梳理,还原场地使用场景,延续场地记忆;通过对场地废弃设施及构筑的清理分类和再利用,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延续场地文化;通过改造、修缮处理,保留场地工业厂房和建筑形式的场地特征,同时与朝阳街区的建筑群形成风格和形式的统一与呼应;增设两组慢行步道与一组骑行道,慢行道串联基地、观光海景,骑行道联系烟台山;尊重原造船厂旧址的位置与风格,在原址进行修复与改建,并配建四栋观光体验建筑,从钢材制造、分组建造和舾装与下水作业等方面,向游客展览,追溯场地记忆;保留基地北部桁架与船只入海处的构筑物,并在附近配置音乐广场、工业花园等,延续工业时代的记忆,带给游客时空穿越般的游玩体验。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