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温江区花香民居健身长廊改造
Light pursuer -- the Reconstruction of Fitness promenade of Huaxiang Folk House in Wenjiang District

主创设计:肖林

设计成员:张英 向星蓉 曾琬莹 杨洛伊

指导老师:刘光立 孙大江

作品编号:ILIA-S-20207582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1
热度:452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追光者—温江区花香民居健身长廊改造

院校名称: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刘光立 孙大江

主创姓名:肖林

成员姓名:张英 向星蓉 曾琬莹 杨洛伊

设计时间:2020-06-02

项目地点:成都温江区花香民居

项目规模:约300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设计说明

追光者——即人们对于旧时光、健康的生活的追求,以及场地对于现状灰空间改善的追求。
本次设计在前期调研期间发现场地两大问题——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和场地灰空间现状,由此我们以康体健身为设计核心,以场地记忆即天乡记忆为依托,以居民健康和场地健康作为设计的两个方向来进行设计。居民健康——生理方面我们采用运动健体的方式,针对解决现有的场地运动内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问题,运用多种形式和多样的活动空间类型丰富运动和活动;心理方面,围绕天乡记忆展开设计,利用旧物件创新利用,让人们在活动中寻觅到过去生活的影子,唤起场地记忆,激发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场地健康即改善现状灰空间,重构空间,实现场地的健康循环使用,增强场地的居民参与,达到共建共享共治的目的。
本次设计创新点在于将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场地的灰空间改造结合设计,对社区共建共享共治的思考和对场所精神的强化,人类和环境的健康是相辅相成的。

展板1

包括总平图、区位、场地的文脉发掘、大赛主题的研究、设计方案主题的生成。
通过前期的调研总结了场地两大问题—文脉的缺失和灰空间现状。
以此为导向并结合本次比赛健康的主题,提出了“追光者”的设计主题,何为追光?即—居民对旧时光、户外活动的追求,场地对于现状灰空间改善的追求。最终人与场地共同构成健康的有机系统。

展板2

设计策略同样是从居民和场地两个方面进行:
居民方面分为生理和心理两部分,心理部分解决归属感和心灵沟通的问题,生理部分从居民户外活动出发;
场地方面实现场地现状空间的重构提升以及场地的共建共治共享。

展板3

市井区分区,该分区重塑市井场景,结合现状再现了具有特色的茶馆、手工艺街和贩卖街,并提取了多种特色元素用于设计。组织了居民的活动,实现了场地的共建共治共享,如手工艺街可供小区的手艺人进行手艺的展示,既可以满足居民的一些日常需求,同时起到了传统手艺的展示与延续。

展板4

院坝区和农田区

设计感悟

本次项目前期进行大量调研,深入群众进行现状收集,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契合健康主题,从人群和场地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将群众的健康和场地的改善结合起来,充分运用风景园林的造景手法,对人居环境进行改善,延续了场所精神;将场地有机组织,达到人对场地的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了居民归属感,很好地改善了灰空间。

设计亮点

1.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现状
2.发掘场地内涵,延续场地文脉,唤醒场所记忆
3.打造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居民归属感
4.对于大赛主题进行研究,将居民对于健康的需求和场地灰空间的改善联系起来,相辅相成,实现了居民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场地的健康景观状态,最终构建良性循环、能够自我维持的健康场地系统

专家评语

项目虽小,系统性和规划逻辑复合乡村环境,尤其对建筑边缘空间的功能、文化的重塑及活化,对乡村带状型绿地的利用与布局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