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新生——城市“未来村”更新活化
Reconstruction and Regeneration – Urban “ Future Village ” Renewal and Activation

主创设计:莫文菲 罗嘉绮 张铭

设计成员:叶海彤 何晓彤

作品编号:ILIA-S-20197222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0
热度:2150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重构与新生——城市“未来村”更新活化

主创姓名:莫文菲 罗嘉绮 张铭

成员姓名:叶海彤 何晓彤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图注:总平面图
说明:以村内祠堂等历史文化场所及池、湖等自然水体为原始触媒点,结合现代科技,构建“智能—生态—安全”联动网络,使之成为“未来村”。

设计说明

本设计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村,该村为城中村,具有较多的樊氏宗祠,又有着优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城市的发展需求,外来人口涌入龙洞村,原住民后代搬迁,出现文化传承断代,居住环境恶劣等问题。
我们认为,未来城中村是城市的海绵,是智能化的村落。智能生态村既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效率,带来生活的便捷的同时,又能合理的解决城市内涝、火灾等安全问题。设计以“更新活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手段,改善城中村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从城中村居民的安全、便利、环境、休闲等需求出发,以村内祠堂等历史文化场所及池、湖等自然水体为原始触媒点,结合现代科技,构建“智能—生态—安全”联动网络,三种网络相互渗透影响,兼顾实用性与景观美化,成为激活城中村活力的枢纽。智能网以巷道、现实增强AR等为智能触媒点,商业步行街等街道为智能环线,生态网由下沉绿地、生态浮岛、路边生态植草沟等为生态触媒点,各道路生态植草沟为生态环线,安全网由避灾指引、海绵屋顶、透水道路等为安全触媒点,村内疏散路线及救援路线为安全环线。通过打造三个网络,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重塑龙眼洞的场所精神,打造一个在“现代科技发展”下的智能生态未来村落,激发龙洞村的活力,实现未来城中村可持续发展。

图注:分析
说明:龙洞村地处繁华地带,附近拥有广东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龙洞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素有“广州第一村”的美誉。

图注:设计概念图
说明:智能——生态——安全三网联合,打造城市“未来村",给城中村居民保驾护航。

图注:设计——生态网1
说明:构建生态下沉绿地、生态植草沟,将雨水引人村内池塘,改善暴雨洪涝等灾害时严重的积水情况,同时收集雨水。

图注:设计——生态网2
说明:建生态浮岛,净化收集到的水体,同时改善水质。

图注:设计——智能网1
说明:建造智能体验环,通过AR技术,将村文化带动起来,也增加趣味性,有助于延续村文化。智能路灯,回家的路为你而亮,让外来人口有归属感,智能停车场,提高寻车位效率。

图注:设计——智能网2
说明:智能导向停车场,不再苦苦找车位;智能体验点,让外来人口参与到村文化活动,使原住民与外来人口相互了解。

图注:设计——安全网1
说明:规划紧急避险绿地与路线,增加安全性。设计双层停车场增加容纳量。

图注:设计——安全网2
说明:透水沥青,增加地面下渗,减少雨水径流进入市政网管;绿色屋顶,利用植物吸收部分雨水,减少雨水排入市政管道,减轻管网压力。

图注:标识系统鸟瞰图
说明: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区域,便于识别所处位置不易迷路。

设计感悟

该项目打破以往拆迁城中村并开发新楼盘,丢失村内文化的做法,改造城中村,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延续村内文化。该项目通过对未来可预见的设想,以生态可持续为理念,运用现代科技等手段,对村进行重整活化,切实解决城中村内安全、环境等问题,同时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环境,提升居住体验,并为未来城中村景观改造等方面提供参考。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