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
Living  on  the  water  side

主创设计:李荣康

设计成员:李荣康   黄建威

作品编号:ILIA-S-2019666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1
热度:2782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在水一方

主创姓名:李荣康

成员姓名:李荣康   黄建威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图注:区位分析
说明:渔民新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面朝珠江,毗邻黄埔涌口

设计说明

项目选址位于广州市,偏居市中心一隅的方寸之地——“广州最后的渔村”新洲渔民新村。这里的人过着旁水而居、世代以打渔为生、无地可耕、鸡犬相闻、守望相助的生活。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用“共享”的概念,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弹性景观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尽量低地干扰到渔民原有的生活模式,通过设置一些可变的、灵活的空间来达到共享模式,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共享、改善渔民生活、增强族群凝聚力的目标。
于是,我们把题目定为:“在水一方”。何为“在水”:一曰选题地址依水而建、临水而居;二曰疍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水相连、寓于水中。何为“一方”“一”、”方“皆是量词,表示”小“。一曰疍民族群在广州地区现存的现状特征,聚居仅存于新洲渔民新村一隅;二曰聚居在小小的方寸之地,无田可耕、无地可用。
我们运用以下策略:1、将道路与通道连通,达到通行的便捷性;2、棚屋的使用性质重新规划,将非公共转为公共使用性质,达到共享;3、增设码头,达到渔民便于靠岸;4、盘活渔社产业,达到提高渔民收入。
利用场地提取到的元素,我们做了以下的详细设计:一方间共享棚屋,运用棚屋原有的元素,进行灵活可变的构件拼合,可转动采光、通风,利于排水,提高开放性,达到共享;间与间,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间与间之间可合并成一个大单元,可满足洗晒种养煮存的功能需求;根据水位的变化设计的浮板种植模块,增加种植的空间;利用水位不断变化这一特点,设计半固定半浮动码头,使渔民在各个水位时期都可方便靠岸。

图注:村内公共空间与通道
说明:渔民新村除棚屋空间外,村内还有村头村尾的活动空间,屋前屋后、宅间院落空间以及宅间架空水面的空间,但这些空间有限。村内的道路系统分为四级,但村内的主路渔村大街不能进车,四级通道紧容一人通过

图注:不同水位时期对渔民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方式
说明:渔村一年中会经历大概五个时期的水位变化,分别是洪水期、  丰水期、常水位、枯水期、以及最低水位。

图注:设计思路
说明:通过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弹性景观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尽量低地干扰到渔民原有的生活模式,通过设置一些可变的、灵活的空间来达到共享模式,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共享、改善渔民生活、增强族群凝聚力的目标。

图注:总平面图
说明:方案总平部分分为三大分区、五大节点,观景码头,感受疍家氛围,共享棚屋的设置是最低限度满足沿江街部分的居民同时使用,最大能满足150户同时使用,一间棚屋能同时满足4户同时使用,还能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不同的组合;种植浮板、亲水浮板、生活码头,则更多的适应水位的变化;通道连通,链接空间,达到便捷性,渔社作坊,盘活渔业,增加渔民收入,精神纪念空间,寄托精神信仰

图注:规划与对策
说明:我们策略是1、将道路与通道连通,达到通行的便捷性;2、棚屋的使用性质重新规划,将非公共转为公共使用性质,达到共享;3、增设码头,达到渔民便于靠岸;4、盘活渔社产业,达到提高渔民收入。

图注:疍家文化生活及元素提取过程
说明:场地提取到的元素,网状地板、花窗、支架构件、渔船、渔网、过道、种植形式及渔灯、虾笼

图注:策略解析
    一方间共享棚屋,运用棚屋原有的元素,选用轻巧的材料进行灵活可变的构件拼合,可转动采光、通风,利于排水,提高开放性,达到共享
    间与间,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间与间之间可合并成一个大单元,可满足洗晒种养煮存的功能需求
    根据水位的变化设计的浮板种植模块,增加种植的空间。
    利用水位不断变化这一特点,设计半固定半浮动码头,使渔民在各个水位时期都可方便靠岸

图注:效果图—精神纪念空间
说明:

图注:效果图—常水位
说明:

图注:效果图—渔港之夜
说明:

图注:效果图—丰水期
说明:

图注:效果图—渔社作坊
说明:

图注:效果图—端午节
说明:

图注:效果图—观景码头
说明:

图注:效果图—枯水期
说明:

设计感悟

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景观设计手段的介入改善疍家这个族群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尽量低地干扰到他们原有的生活模式,使到濒临式微的群体得以继续延续。通过共享的模式使到有限的空间能得到利用最大化,同时也希望能增强疍家这个族群的凝聚力。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