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保护伞”——城市应急避难性景观规划设计
A PROTECTIVE

设计成员:无

作品编号:ILIA-S-2013142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0
热度:168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生命保护伞”——城市应急避难性景观规划设计

成员姓名: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近年来,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愈发严重,数据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城市规划中融入“应急避难性景观”的概念迫在眉睫。本方案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地规划设计,针对当前国内外地震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所凸显的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改造,使其在景观形体上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普遍适用性;在使用功能上不仅具有生态性,而且切合大众实际需求,从而起到减少人们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作用。
    在方案中,为达到平灾结合的目的,即兼顾平时和灾时,平时,能对城市环境改善和居民户外运动起到良好作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为避难救援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1.建筑场地规
2.水系规划
3.构筑物规划
    本方案站在人文关怀的高度去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深入感受灾后人们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从实际出发,发挥想象,大胆创新,使应急避难性景观具有平灾结合的功能,能够实实在在为人们解决些现实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且不可避免的问题。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六百二十万次,它不仅会引起火灾、水灾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精神伤害和物质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当代城市规划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应急避难性景观”的概念。
    方案中认为,应急避难性景观应当兼顾平时和灾时,做到“平、灾”结合,即平时以景观的形式出现,供辐射范围内市民进行日常休息、游憩、演练、科普、锻炼等活动;灾时立即启动应急避难的功能,向人们提供应急避难所必需的场所设施和救援空间,确保生命安全,将灾难损失指数降到最低。
    总之,站在人文关怀高度的规划必将是新生代的产物,反映绿色生态的设计必将是与时俱进的设计,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寻求“低碳绿色”的大背景下,融入“应急避难性景观”的城市规划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必要的,以相对较少的经济投入来防止或减少比之大若干倍的损失是科学合理的。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