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花朝门湿地生态韧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Design Scheme of Ecological Toughness Landsca

设计成员:何欣 李羿 武慧芝 黄光峻 李昕泽

作品编号:ILIA-S-2017489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0
热度:251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上花朝门湿地生态韧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成员姓名:何欣 李羿 武慧芝 黄光峻 李昕泽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本次湿地规划设计位于中国重庆市巴南区和大渡口区长江中央,长江作为亚洲第一大河唯中国独有,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然后随着现代的工业化发展、人类的日常活动、大多湿地被用来种植,破坏了其原有的湿地风貌和生态。 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使其回归自然,让城市回归自然。其次是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在具有应有的景观环境的基础上,赋予整个设计浓郁的人文色彩,让市民在其中能完全放松自己,让自己和自然合二为一,享受自然带给自己的那种舒适感。本设计遵循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为指导通过园林建筑小品、绿化造景、水景等造园要素,突出湿地主题,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太阳能发电系统,水循环系统等,让其具有完善的自我恢复和自我净化能力。我们根据场地现有地形、地貌特点,合理组织游玩嬉戏空间,结合当地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进行了合理的绿化,利用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构筑,在有限的范围内将绿化最大化。在城市灰色景观带和河流蓝色景观带中央形成一条生机盎然,景色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绿色景观带。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通过这次规划设计,我们实现了我们的目的——使湿地风貌和生态回归自然。让人们对正在减少的湿地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对湿地的修复和改造,让湿地发挥出对人对社会的最大价值,让人们可以参与其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为指导通过园林建筑小品、绿化造景、水景等造园要素,创造了优美的人居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品位。在充分考虑重庆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后,运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水循环系统,污水净化系统等,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湿地公园。我们通过这次规划设计明白了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