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更新——无锡许舍村更新设计
Organic update —— Wuxi Xu She Village update

设计成员:马家荣

作品编号:ILIA-S-2017489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0
热度:193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有机更新——无锡许舍村更新设计

成员姓名:马家荣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老村许舍位于无锡太湖之滨的城郊。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是富有文化历史的特色村庄。随着城市化加快,原住民大量外迁,出现了“人去村空”的人文生态衰败状况。针对上述问题,本设计以乡村更新为指导思想,以有机更新为设计手法,利用其独特区位条件,改造成具有“宜居、宜研、宜文、宜游”四项功能复合的特色村落。
    方案从四个方面进行有机更新设计。1)功能再生——以单一内向到网络节点;2)产业再生——从农业生产到综合服务;3)建筑再生——从乡村人居到产居融合;4)环境再生——从乡土原始到宜人共享。
    方案设计手法采用了“功能+空间”的拼贴模式,即环境修复+科研文创+人与服务,同时修补恢复了“街坊巷弄”的层级体系。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席卷,大城市、各地人口流失和老龄化加剧,古村落也未能躲过城镇化的脚步。近十年的时间,我国消失的古村落数量约为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200多个,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都在提醒着我们:保护古村落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古村落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原环境的衰败和消亡、村落的空心化、老龄化、外来化文化的破坏。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逐渐瓦解,空巢化严重。近十年这一剧变对村落生态影响之强烈与深切,许多村落常住人口外迁甚至出现了“弃巢”的现象。
    就无锡许舍村来讲,整个村庄不仅仅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就连整个村落的环境设施也变得破败不堪。墙壁的脱落,道路的崎岖不平,两条河道水系的严重污染,野草杂生,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都使的这里失去了江南民居原有的生活特色。
    古村落面临的困境不仅于此,文化的破坏才是瓦解性最强的,近年来,出现了这样一种“风潮”,村落成了吃喝玩乐的天堂,各种村落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出现,开发商用功利的思想去盘算资本的回报,使这些村落都受到了严重的“二次破坏”。 
    要想使古村落再生,我们就要修复村落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推动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是根本。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是农村社区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振兴和建设农村社区的动力和活力。目前,我国推行的“一村一品”工程以及各项土地整理政策,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社区建设坚持循序渐进模式,农村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复杂与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推进也需要时间。因此,我国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与建设要采取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