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滨江路废弃停车场改造
rebuilt of the deserted carpark

设计成员:郑显柱 蒋喻林 任洪 柴海龙

作品编号:ILIA-S-2014244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0
热度:1200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宜宾市滨江路废弃停车场改造

成员姓名:郑显柱 蒋喻林 任洪 柴海龙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01周边环境分析图
图片描述: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处,境内水系丰富,金沙江,岷江汇合流入长江横贯市境北部。本案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滨江路段,周围用地类型商业区为主,临近有四条城市主干道,通过支路连接交通便捷。因场地隶属于金沙江沿岸,视线开阔,具有重要景观价值。

设计说明

本方案是以宜宾市内金沙江沿岸的废弃停车场为改造对象,现状空间分为地表的绿地以及地下两层的停车空间。通过分析,发现场地存在许多问题:
①停车场利用率低:地下两层的停车场可以供480辆汽车使用,但使用率仅8%左右。
②水侵蚀根据建筑:金沙江汛期水位基本能淹没停车场负二层
③居民活动空间不足:只有地表的绿地可作短暂停留。
④环境破碎:硬质驳岸隔断了河流与城市的联系
    ⑤生态性差:景观单一,绿地面积少,缺乏动物栖息地
针对以上的问题,设计秉承激活空间,强化风格,增强生态,远近兼顾的原则,沿用活力和生态两条主线,以竹叶为基本设计元素,打造独特的滨江水岸。
停车场的改造根据汛期水位线,填充负2层,保障安全的同时也为负1层的植物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在此基础上,设计充分利用地表与负1层的关系,采用透、露的手法,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既彼此分离又彼此融合。开敞的空间,半开敞的空间,封闭的空间,除了带来视觉上的明暗刺激外,更多的带给人们是一种空间多变的趣味性,并且随着慢性交通以及一些独居特色的小品的加入,紧紧的抓住人们的眼球,促使人们加入整个空间创造,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生态主线设计以解决枯水期硬质驳岸的生硬和景观缺乏为出发点,总共包括三个方面:生态蓄水池、人工生态驳岸以及植物种植。其中生态蓄水池是利用负二层的空间,由人工潜流湿地床演变而来。最下面采用大卵石框承重,每框之间设有宽10~50cm的蓄水沟,就像海绵复杂的水沟系统。当雨季水位上升,水通过水孔进入蓄水池水沟系,洪水季过去,河水保留到蓄水池里,为枯水季上层提供水源,形成循环。由于负二层填埋,出现4.5m生硬的墙面。人工生态驳岸的设计基于这一矛盾。采用现已经较成熟的人工驳岸处理技术,石笼做承重基础,河水侵蚀严重的河岸安置防波石。驳岸景观的处理手法本着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图片属性:02现状分析图
图片描述:通过分析,发现场地存在许多问题:
停车场利用率低;水侵蚀建筑;居民活动空间不足;缺乏生态功能;环境破碎。

图片属性:03时间轴分析图
图片描述:改造地随着宜宾城市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演替过程,从自然形态到半自然到完全城市化。

图片属性:04设计概念分析图
图片描述:设计概念来源与宜宾市的代表植物——竹,将整个滨江大道似作竹子,方案地块作为其中一段竹节存在。抓住竹节中空的特点,作为除地表以外另一活动空间来源。虽然现在被废弃停车场占用,但是通过重新规划,打造一个地表与地下彼此贯通又彼此分离的空间。竹节上的竹叶,抽象为三角形,结合花坛,铺装,种植池以及天窗等小品,缀落其间。

图片属性:05一层彩平图
图片描述:该改造场地是带状的停车场,长400m,宽近13m。改造后分为地面和地下两层空间。地面层因承重和层面厚度关系不能布置较大较重植物。以开场空间为主,保留原有行道树。

图片属性:06负一层彩平图
图片描述:对原有地下二层做基质处理后在,地下一层进行景观设计。地下层采光以地上层的镂空天窗为主,沿路设计安排各种功能空间。

图片属性:07立面及光照分析图
图片描述:对原停车场改造后,以挡、漏的方法在不同景观节点营造出不同的光照环境配合各空间功能,切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图片属性:08结构分析图
图片描述:设计中将场地元素分为4类进行简析。

图片属性:09生态驳岸植物设计及水质分析图
图片描述:同时考虑水位变化和对水质的净化对该驳岸进行植物设计。

图片属性:11生态驳岸结构分析图
图片描述:负二层停车场的填埋有人工潜流湿地床演变而来,兼具蓄水和净水作用,人工驳岸的构造根据现已成熟的湿地床处理技术。

图片属性:12植物种植分析图
图片描述:该图示例了植物生活史的演替过程,该过程中对种植池也有一定的作用。

图片属性:13净水循环分析图
图片描述:整个地下层设计都体现了生态效益,有三个净水循环。

图片属性:14改造前后空间及绿地分析图
图片描述:改造后,生态效益增加了128%,公共活动空间增加了279%。

图片属性:15节点效果图
图片描述:各节点效果图体现了改造后空间的景观效果。

图片属性:10生态链分析图
图片描述:该图示体现了改造后生物多性明显增加。

设计感悟

2014年8月底我们完成了宜宾市滨江路废弃停车场的改造设计,在参加比赛的这段日子里,感触颇多。由于本方案的停车场位于金沙江驳岸的地下空间,一面临江,在汛期负二层的停车场基本淹没,因此我们的重点问题就是在考虑水位线的基础上,如何重新塑造废弃停车场的空间。
通过分析场地现状以及宜宾市历史文化后,灵感油然而生。将整个滨江大道似作竹子,方案地块作为其中一段竹节存在。抓住竹节中空的特点,作为除地表以外另一活动空间来源,竹节上的竹叶,抽象为三角形,作为基本的设计元素。为了让废弃空间重生,我们一致认为,负二层的空间因为季节性被淹没,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选择将其填充,加强防洪的同时也为负一层植物种植提供足够基质。地表及负一层的设计充分利用上下两层空间的关系,重视变化,打造开敞,半开敞以及封闭的空间序列。借助光线,明暗的改变,赋予整个场地动态的景观。
人工生态驳岸的设计来源于我们对于硬质驳岸利弊讨论,在本方案中,河岸狭窄,所以无法用完全自然式的驳岸代替硬质驳岸,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们保留硬质驳岸,并以此延伸出生态的阶梯式种植池,根据水位高低搭配不同湿生植物。种植池下方空间与负二层填充空间连接,利用石笼、蓄水池、卵石等物质,形成一个自然式净化储水系统,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提高生态效益。
借助这个项目,增加了我们对于水系景观的认识,改变了对于硬质驳岸的态度,存在必有它的道理,二选一不是最佳,结合或许也能创造另一种和谐,为我们以后相关项目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