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设计选取了一块位于城市中的绿地----南林大北大山树木园,现状场地只有一些单调老旧的水泥道路,缺乏吸引力,绿地与城市中的人们没有形成很好的交流与联系,人们对自然的感情难以建立。因此,我们在尽可能保留场地原有树木和原有学习功能的前提下,增加了架空的树屋、步道等景观元素,丰富了树木园的景观效果和服务功能,将人引入了自然,实现了城市回归自然的第一步----城市主体回归自然。
设计选择了代表顽强的生命力的树作为景观意向,这也是自然界最具代表性的意向,同时也是场地最突出的特点,让城市回归自然,在设计中便是让人回归到这个森林一般的场地中,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设计截取树枝作为主要意向元素,并将树枝进行简化的处理,提取树枝的主干和枝桠为设计中的道路原形,结合场地原有的丰富植物资源,形成了一株平面上生长着的树。为了控制场地的人流量,把人对场地的影响降到最低,设计中采用的都是较小尺度的景观构筑,通过构筑物的容量,自然而然的控制场地人流。设计根据地形设置广场、树屋等设施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功能需求,同时在树干上粘贴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学习有关植物的知识。
设计感悟
“城市回归自然”,谁回归?如何回归?回归到哪里?设计之初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思维也一度局限于城市、自然这些题目中的字眼。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讨论,我们终于找到了方向,也许城市回归自然,回归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然,也许是城市中的自然,人造的自然,回归的主体可以是由城市中的人开始,渐渐辐射到整个城市,从而使整个城市回归自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让人的内心回归自然,从城市的水泥森林中解脱,培养人们的一颗热爱自然的心,这样的回归才是主动地、自发的,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才不会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和谐的。城市中的人不会为了发展而破坏自然环境,而是选择保护自然,爱自然,因为在人与自然的接触中,城市人渐渐体会到了自然珍贵,享受到了自然带给他们的愉快。经过这次比赛,我们学会了如何打开思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很多事情的答案需要我们跳出盒子去寻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