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欢迎您!
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主创设计:张徐晔阳
设计成员:朱珂
指导老师:刘强
作品编号:ILIA-S-WORL1250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青云——华南零碳文化馆设计
院校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刘强
主创姓名:张徐晔阳
成员姓名:朱珂
设计时间:2023-06-30
项目地点:广州
项目规模:2000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整体效果及建构策略
设计的最初灵感源自于华南地区的青云巷体系,且该理念作为核心贯穿设计始末。各细部均参照传统空间,保留空间记忆、场所记忆的同时转译出新做法。
基于长场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体块操作、空间塑造、形体生成、表皮收合等环节均在一定程度上将室外景观结合被动式技术引入建筑内部,使二者相生相合。
设计说明
层级热缓冲理念及建细部构造
合理组织通风,利用次要空间进行预冷
a.以导风空间为出发点与核心概念进行建筑设计:
本次设计以华南地区传统青云巷为灵感,置入了多条贯穿建筑体块的大尺度非线性大尺度巷道,并以这种灰空间作为塑造空间形态、组织各方流线的核心。为了合理利用增城区丰富的自然风,管道开口顺应各高频风向,并在内部利用文丘里效应、压缩效应、升力效应等调控风速与风向。
b.为了防止产生“风漏”现象,每层均以一个主要方向的风道为引风核心,在保证空间合理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上对其作一定程度的止漏
措施,如:
①适当缩小风道内为了采光需要而设置的玻璃窗的尺寸
②在风压较高的部分开门洞、风道内的平台
③廊桥等多以栏杆、扶手等透风构件代替密闭的矮墙,避免对风产生过多的干扰等。
④此外,以灰空间作为导风空间可在无人为调控的情况下常年进行夜间通风,极大地降低白天的建筑构
件温度与能耗。
层级热缓冲理念及室内效果
①首先,风道作为一个灰空间本身在室外与室内之间建立了过渡层,且辅之以前
文提及的各种手段。
②其次,由于灰空间体感温差与室内仍然较大,在对热工需求较高的展厅与灰空
间风道之间建构了过渡层。在弥补了导风空间采光欠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一个
大尺度的门斗空间,并且利用文丘里效应与烟囱效应保证了该过渡层足够的热压自然
通风。在降低能耗的同时,降低使用者在跨越热工层级时的体感温差,优化观展体验。
③最后,以构造空间化的思维,将传统双层墙体的尺度放大,并顺接各层的主要
流线(前文提及的风道)在建筑的外圈建立另一个灰空间过渡层(后文会详述这里由于
热工条件恶劣会同时利用到一些主动式技术配合)。利用通风玻璃(配备兼具美观、遮
阳、节能的点状太阳能电池盒子)与自发形成的垂直风道在热工需求极高的展馆与炎
热潮湿的外界建立隔热区域。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立面与造型
的可塑性、整体建筑的开放性以及体验的多种可能。
风、光、热模拟及能耗、碳排放量计算
经过严密计算及各层数据分析,主被动结合后为零碳建筑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南山营绿,麓下共栖——基于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理念的秦岭北麓绿色乡村营建
编号:ILIA-S-WORL12519
热度:16843垂直绿驿——海河沿岸场地更新设计
编号:ILIA-S-WORL12497
热度:15821共融-唤醒雨林力量——西双版纳橡胶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重构
编号:ILIA-S-WORL12490
热度:1470绿云浮城——历史记忆保护下的北京城中村社群疗愈
编号:ILIA-S-WORL12486
热度:1149碳循林野,脉延城迹——基于MCR模型的广州市天河龙洞社区碳汇基础网络设施构建
编号:ILIA-S-WORL12484
热度:2206洄游计划——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废物流消纳的景观系统设计
编号:ILIA-S-WORL12480
热度:2489往生之径——基于综合生态观的滇金丝猴保护策略
编号:ILIA-S-WORL12479
热度:4798厂蕴生新——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与可持续生态设计
编号:ILIA-S-WORL12456
热度:1270村旅共栖 诗意侗乡——精品民宿度假村环境改造及建筑设计
编号:ILIA-S-WORL12451
热度:1188碳缘窑乡-基于低碳理念的山西阳泉大村村保护与更新设计
编号:ILIA-S-WORL12446
热度:2006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