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华南零碳文化馆设计
Meteoric rise ——the design of South China Zero Carbon Cultural Museum

主创设计:张徐晔阳

设计成员:朱珂

指导老师:刘强

作品编号:ILIA-S-WORL1250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

0
热度:49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青云——华南零碳文化馆设计

院校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刘强

主创姓名:张徐晔阳

成员姓名:朱珂

设计时间:2023-06-30

项目地点:广州

项目规模:2000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整体效果及建构策略

设计的最初灵感源自于华南地区的青云巷体系,且该理念作为核心贯穿设计始末。各细部均参照传统空间,保留空间记忆、场所记忆的同时转译出新做法。

基于长场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体块操作、空间塑造、形体生成、表皮收合等环节均在一定程度上将室外景观结合被动式技术引入建筑内部,使二者相生相合。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位于夏热冬暖、以通风散热为主要被动式节能途径的广州地区。该方案灵感源于华南地区传统青云巷体系(冷巷的一种),置入了多条贯穿建筑体块的大尺度非线性大尺度巷道作为建筑的“大动脉”,风道路本身的开口顺应各高频风向,并在内部利用小尺度的次级风道及各类风洞口作为“毛细血管”,完善通风体系。利用文丘里效应、压缩效应、升力效应等调控风速与风向,合理排布通风散热路径。

此外,在建筑中根据不同的热工需求建立多个热工层级,并以人的基础感受为出发点,营造舒适的热工环境和适宜的使用空间,充分考虑每一层级主被动策略的密切配合,并多次调整各层级的布置顺序与互含关系,斟酌过渡部分的开放收合。通过各类主动式技术的配合建立了完备的通风、散热、蓄冷体系。此外,该建筑以屋顶太阳能光伏板、光伏天窗、光伏立面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完成碳循环。

并且为了防止产生“风漏”现象, 每层均以一个主要方向的风道为引风核心,在保证空间合理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上对其作一定程度的止漏 措施,如: 
①适当缩小风道内为了采光需要而设置的玻璃窗的尺寸 
②在风压较高的部分开门洞、风道内的平台 
③廊桥等多以栏杆、扶手等透风构件代替密闭的矮墙,避免对风产生过多的干扰等。 
④此外,以灰空间作为导风空间可在无人为调控的情况下常年进行夜间通风,极大地降低白天的建筑构件温度与能耗。

层级热缓冲理念及建细部构造

合理组织通风,利用次要空间进行预冷

a.以导风空间为出发点与核心概念进行建筑设计:
本次设计以华南地区传统青云巷为灵感,置入了多条贯穿建筑体块的大尺度非线性大尺度巷道,并以这种灰空间作为塑造空间形态、组织各方流线的核心。为了合理利用增城区丰富的自然风,管道开口顺应各高频风向,并在内部利用文丘里效应、压缩效应、升力效应等调控风速与风向。

b.为了防止产生“风漏”现象,每层均以一个主要方向的风道为引风核心,在保证空间合理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上对其作一定程度的止漏
措施,如:
①适当缩小风道内为了采光需要而设置的玻璃窗的尺寸
②在风压较高的部分开门洞、风道内的平台
③廊桥等多以栏杆、扶手等透风构件代替密闭的矮墙,避免对风产生过多的干扰等。
④此外,以灰空间作为导风空间可在无人为调控的情况下常年进行夜间通风,极大地降低白天的建筑构
件温度与能耗。



层级热缓冲理念及室内效果

①首先,风道作为一个灰空间本身在室外与室内之间建立了过渡层,且辅之以前
文提及的各种手段。

②其次,由于灰空间体感温差与室内仍然较大,在对热工需求较高的展厅与灰空
间风道之间建构了过渡层。在弥补了导风空间采光欠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一个
大尺度的门斗空间,并且利用文丘里效应与烟囱效应保证了该过渡层足够的热压自然
通风。在降低能耗的同时,降低使用者在跨越热工层级时的体感温差,优化观展体验。

③最后,以构造空间化的思维,将传统双层墙体的尺度放大,并顺接各层的主要
流线(前文提及的风道)在建筑的外圈建立另一个灰空间过渡层(后文会详述这里由于
热工条件恶劣会同时利用到一些主动式技术配合)。利用通风玻璃(配备兼具美观、遮
阳、节能的点状太阳能电池盒子)与自发形成的垂直风道在热工需求极高的展馆与炎
热潮湿的外界建立隔热区域。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立面与造型
的可塑性、整体建筑的开放性以及体验的多种可能。

风、光、热模拟及能耗、碳排放量计算

经过严密计算及各层数据分析,主被动结合后为零碳建筑

设计感悟

本土设计:灵感源于华南地青云巷,贯穿设计始末,保留场所记忆

被动优先:根源上降低碳排放

层级热缓冲:合理组织通风,利用次要空间进行预冷

景观引入:将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强落地:虽选用非线性墙体但将其圆弧化,降低施工成本

构造空间化:保证效果的同时,将构造进行空间化处理,带入人流,内化为建筑空间的部分

设计亮点

1.本土设计理念:设计的最初灵感源自于华南地区的青云巷体系,且该理念作为核心贯穿设计始末。各细部均参照传统空间,保留空间记忆、场所记忆的同时转译出新做法。

2.被动技术优先主动技术配合理念:不同于一般类型的绿色建筑,该零碳建筑以被动式技术作为设计出发点,辅之以主动式设备。从根源上解决碳排放的问题,减轻了后期的运维成本。

3.层级热缓冲概念:本设计依据热缓冲的理念,将次要空间置于主要空间与外部环境交界处,并合理组织通风散热路径,利用次要空间进行预冷、蓄冷,发挥空间本身的节能价值。

4.非线性连续景观理念:本设计基于长场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体块操作、空间塑造、形体生成、表皮收合等环节均在一定程度上将室外景观结合被动式技术引入建筑内部,使二者相生相合。

5.强落地性理念:本设计虽然为了顺应理念以及提高风的引导效率而选用局部非线性,但考虑到后期的方案深化与施工,将每一段二维非线性墙体圆弧化,作为有固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大大降低了后期方案深化的工作量以及施工成本。

6.构造空间化理念:在传统的建筑中,节能构造的尺度往往有所局限,而本次设计在保证节能效果不降的情况下,将多处构造进行了空间化处理,将人流带入,使得节能构造真正内化为建筑空间的一部分。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