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之径——基于综合生态观的滇金丝猴保护策略
The State of Dying: Conservation strategy of Yunnan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views

主创设计:陈璨

设计成员:秦照辉 陈思宇 姜麟南

指导老师:梅燕 任婧媛

作品编号:ILIA-S-WORL12479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

7
热度:481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往生之径——基于综合生态观的滇金丝猴保护策略

院校名称: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梅燕 任婧媛

主创姓名:陈璨

成员姓名:秦照辉 陈思宇 姜麟南

设计时间:2024-03-20

项目地点: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

项目规模:190144hm²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生态修复改造

展板1

平面图、政策背景、区位分析、地形分析、文化分析、气象分析、温湿度分析、历史沿革、研究意义、滇金丝猴的基本特征、植物种类分析、设计框架、效果图(多种因素对滇金丝猴的生境的影响)

设计说明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是滇金丝猴重要的栖息地之一。但伴随长期地理隔离的影响,滇金丝猴种群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导致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滇金丝猴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是中国特有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
    本方案依托综合生态观为理念,以相关规划方针为指引,从打造动态监测装置、搭建数字化分析平台、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和建设多样化生态廊道四个方面,致力于改善滇金丝猴的生境和提高人类的保护意识。从而达到减少珍稀濒危物种灭绝的风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愿景。

展板2

平面图、效果图、设计策略1(建立社区共管机制)、设计策略2(建设多样化生态廊道)、设计策略3(打造动态监测装置)、设计策略4(搭建数字化分析平台)、未来预期

设计感悟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但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的影响,导致其栖息地呈孤岛状分布。
    本方案运用综合生态观的理念,通过改善生态环境,科普物种,安装动态监测装置,建立科研保护站和搭建数字化观测平台等方式,打造出适宜滇金丝猴的生存环境。

设计亮点

本方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愿景,采用综合生态观的理念,遵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指导方针,从生态环境、滇金丝猴和人类三个角度出发,减少滇金丝猴濒临灭绝的风险。
    一是在保护区范围内安装动态监测装置,进一步监测和摸清滇金丝猴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轨迹。监测装置分为主装置和子装置,主装置用于收发信号、定位,并设置喷水功能,以便保持栖息地的环境湿度;子装置用于收集滇金丝猴的影像信息。基于动态监测装置,搭建数字化分析平台。该平台可对主装置收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开发智能识别系统,用于鉴别不同品种的滇金丝猴。
    二是建设多样化生态廊道,缓解滇金丝猴栖息地呈孤岛状分布的情况。通过打造原始自然生境、空中穿行廊道、生物友好型公路和生态环境桥等多种场景,改善滇金丝猴不同群落之间地理隔离的现象,为滇金丝猴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
    三是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呼吁当地村民参与到保护滇金丝猴的行动之中。在当地建设研学基地和实验科研站,鼓励村民参与收集有关滇金丝猴的影像。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内组织游山团队,带动当地文化发展。
    本方案既是利用生态的手段对滇金丝猴进行保护,也是基于科普的角度对滇金丝猴这个高原物种进行宣传,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高原的濒危物种。

专家评语

该项目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立,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致力于改善金丝猴的生境环境,减少珍惜濒危物种的生存风险。设计遵循人与自然为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建立保护装置与管理机制。提升人们对大自然及生物物种的保护与有效参与,设计布局合理、创意新颖,未来可影响到更多的人群关注高危濒临物种保护。

本设计方案在保护滇金丝猴方面展现出了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其一,通过安装动态监测装置和搭建数字化分析平台,能够实时监测滇金丝猴的生活状态,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二,建设多样化生态廊道,有效缓解了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孤岛化问题,有助于其种群的繁衍与发展;其三,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积极发动当地村民参与保护工作,增强了保护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规划研究中,紧密围绕研究主题,从打造动态监测装置、搭建数字化分析平台、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和建设多样化生态廊道四个方面,致力于改善滇金丝猴的生境和提高人类的保护意识。 图文深度、表现效果达到项目阐述的预定目标;文件中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贴近项目实际,不浮夸。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