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渔”骨新生——基于空间基因理论的渔村公共空间活化设计
院校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张颖
主创姓名:李杰
成员姓名:刘海慧 武婷婷 李小爽 刘雅洁
设计时间:2023-03-01
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蚕沙口村
项目规模:乡村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设计说明
本次项目选址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柳赞镇蚕沙口村。蚕沙口村是一个靠海的渔村,依靠捕鱼、捕虾,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乡村公共空间不足以满足人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的问题。
为了探究解决的途径,我们将乡村公共空间分为娱乐性公共空间、生活性公共空间、服务性公共空间、信仰性公共空间,以文化、社会、产业、生态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引入渔业文化、妈祖文化、民俗文化等显著特征,基于对空间基因理论的相关研究,通过织补、编码、复制、变异四步骤对所选场地的建筑、景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提升。1.织补是对其中功能不完整的空间进行功能补充;2.编码是对已经织补完成的要素进行编码;3.复制是对其中良好的空间基因进行传承;4.变异是对其中可改变功能的空间进行功能更新。通过这些积极的可实现的干预,最终将实现完善蚕沙口村的公共空间功能的目标。
设计感悟
通过了解乡村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引入空间基因这一理论,将公共空间分为娱乐性公共空间、生活性公共空间、服务性公共空间、信仰性公共空间,
通过织补、编码、复制、变异四个过程,对所选场地的建筑、景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提升。选题贴合和美乡村建设内容,依托的理论符合揭露并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亮点
本次蚕沙口村空间规划设计以空间基因为切入点,最终将成为符合蚕沙口村特色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承载着乡村的记忆,承载着耕亘古流传的文化,承载着村民的情感。本项目聚焦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主旨与“和美乡村”的主旨相契合,通过四种策略,达到整治和提升公共空间的目的。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