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浅山区“知野”公园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of "Zhiye" Park in Qinling Shallow Mountain Area

主创设计:孙蕾

设计成员:刘伊轩 郭西康

指导老师:吕小辉

作品编号:ILIA-S-20231232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0
热度:135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秦岭浅山区“知野”公园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其它-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吕小辉

主创姓名:孙蕾

成员姓名:刘伊轩 郭西康

设计时间:2023-07-06

项目地点:陕西西安

项目规模:10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现状问题

曾经的群贤别业别墅区,面对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长安区纵深推进违建整治,秦岭和谐公园因此诞生,然后公园缺乏地域特色仅是一味的植树复绿。如何修复场地内的生态环境,让其成为可以自循环的生态体系?如何重建周围村民与场地的关系,让人与场地的联系得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如何重拾浅山区农耕文化,让农耕文化得以科普和延续?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深入浅山区秦岭和谐公园周边的生态、生产、文化价值,提出生态重建,科普教育,乡村振兴三大策略。

设计说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作为基本生产生活要素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升。然而,这也伴随着大量违法建设的出现。面对这一现象,“拆违复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求。目前国内的拆违复绿主要采取植树复绿的手法。针对长安区群贤别业违建点,我们可以发掘场地原有的价值,并充分利用秦岭浅山区乡野独特的地理条件,将其转变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同时,可以与周边高校合作,共同营建农作物播种、培育、生长、收获等一系列活动。结合智慧农业、共享菜园、科普教育等,构建一个互动性强的农业科普景观视角。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缓解村民就业压力,还可以构建一种共生、共存、共享、共情的乡野生态景观。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农业科普景观,我们可以实现拆违复绿的目标,为违建点赋予新的功能和价值。同时,这也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这一综合性的做法不仅可以解决违法建设问题,还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可持续的城乡发展。

解决策略与目标愿景

设计说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作为基本生产生活要素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升。然而,这也伴随着大量违法建设的出现。面对这一现象,“拆违复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求。目前国内的拆违复绿主要采取植树复绿的手法。针对长安区群贤别业违建点,我们可以发掘场地原有的价值,并充分利用秦岭浅山区乡野独特的地理条件,将其转变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同时,可以与周边高校合作,共同营建农作物播种、培育、生长、收获等一系列活动。结合智慧农业、共享菜园、科普教育等,构建一个互动性强的农业科普景观视角。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缓解村民就业压力,还可以构建一种共生、共存、共享、共情的乡野生态景观。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农业科普景观,我们可以实现拆违复绿的目标,为违建点赋予新的功能和价值。同时,这也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这一综合性的做法不仅可以解决违法建设问题,还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可持续的城乡发展。

策略分区阐述

针对人、场地、自然之间的三大突出矛盾,提出的生态修复、科普教育和乡村振兴三大主题,在尊重场地原有生态肌理的情况下,将场地划分为三大区域进行改造。

分区重点阐述

设计感悟
场地将研学旅游作为农耕科普教育的实践形态探索在国内的发展模式,同时农耕科普教育又作为研学旅游的一个内容向度,打破了传统研学基地建设形制。本研究创新思路一方面在于目标使用群体的全纳性,在满足青少年研学的同时关注到周边村民的经济需求,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优化秦岭现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将不同自然生境和浅山区农耕文化作为研学内容加以利用,并依据自然教育逻辑对景观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凸显场地特色和优势。
设计亮点
在国家“拆违复绿”政策的大力推行之下,面对当今简单植树复绿的问题,对于浅山区乡村“拆违复绿”的项目点,我们在国家拆违复绿政策推进的情况下,提出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两个主题,通过利用村民与周边高校共同营建农作物播种、培育、生长、收获等一系列活动,结合智慧农业、共享菜园、科普教育等构建一个互动性强的农业科普景观视角,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缓解村民就业压力,构建一种共生、共存、共享、共情的乡野生态景观。

设计感悟

方案利用原有资源,降低对场地的影响,规划湿地、林地、田地和山体四类自然生境体验区和一个低碳实践区。围绕主题设计目标导向的科普教育研学空间,为农业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以周边村民和高校人才维护管理,从而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设计亮点

在国家“拆违复绿”政策的大力推行之下,面对当今简单植树复绿的问题,对于浅山区乡村“拆违复绿”的项目点,我们在国家拆违复绿政策推进的情况下,提出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两个主题,通过利用村民与周边高校共同营建农作物播种、培育、生长、收获等一系列活动,结合智慧农业、共享菜园、科普教育等构建一个互动性强的农业科普景观视角,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缓解村民就业压力,构建一种共生、共存、共享、共情的乡野生态景观。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