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张傲林
设计成员:田晓艳
指导老师:刘静霞 卢素英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8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动线计划——基于多动线结构的中牟县雁月湖滨水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刘静霞 卢素英
主创姓名:张傲林
成员姓名:田晓艳
设计时间:2023-08-01
项目地点:郑州市中牟县雁月湖
项目规模:112.4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总平面图及规划分析
曾经作为运粮河在完成使命后失去了昔日繁华,如今已成为了杂乱无章的一条河道,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与生机,如何将场地重新激活,让其成为一个让人舒适的人居环境居地?如何让该场地与人民的生活充分结合?场地设计时充分挖掘场地文化,将生态与场地发展融合,打造一个综合性滨水景观廊道。
设计说明
前期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项目现状在文化、生态和空间方面的失活,结合人群、文化和候鸟等多方面分析,构筑出新策略,并提出动线计划以期用新的多点串联线性连接唤醒场地活力,为场地周边未来规划提供一个活力唤醒点。
重点解读
针对湿地背景、周边多居民区和上位规划未来旅游方向发展提出三个主要方向,并以此为导向构筑三条核心流线作为动线计划的主要内容,并化线成片将相邻线路联合成一个主题片区安置功能。最后形成三条分别以生态、文化、生活为导向的动线,通过扩散三个主题的内容再多维结合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人流聚集点,并总体规划使其结构清晰,位置合理。
动线解读及剖透视分析
基于“多动线”理念框架,设计主要包括三条动线,即“生态动线”、“文化动线”和“生活动线”。这三条动线贯穿整个区域,将“两带两核三片区”的景观结构紧密连接,实现多功能的综合效果。通过详细的场地分析和规划,运用双碳理念和海绵城市概念,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本土材料,对场地进行改造设计,以达到生态系统稳定的目标。设计内容,剖透视分析生态循环结构和生态湿地净化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