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常拾景——基于循环激活理论的旧城更新设计
Finding Scenery in the Cycle of Everyday Life

主创设计:吴芷锐

设计成员:张浩文

指导老师:刘晓芳 魏寒宾 刘晓芳,魏寒宾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6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0
热度:124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循常拾景——基于循环激活理论的旧城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刘晓芳 魏寒宾 刘晓芳,魏寒宾

主创姓名:吴芷锐

成员姓名:张浩文

设计时间:2023-08-29

项目地点:福建省厦门市

项目规模:48h㎡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场景演绎

日常场景效果图演绎

设计说明

世间万物均处于循环之中,循环的畅通亦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本设计通过对旧城居民和游客生活路径的调研,针对场地新旧矛盾发展滞后、产业缺位动能不足等问题,总结场地循环阻塞、需要新的激活方式这一大痛点。从时间层面、新旧空间层面、虚实层面构建循环模型,促进百家村片区可持续发展。在具体设计中主要从居民、游客的角度出发。
居民生活中重点打造以电台山公园为中心的公共空间激活网络。通过对南北两个五分钟生活圈的规划,梳理居民具体需求和流线,用慢行步道串接不同功能区,以满足居民健康生活、乐享日常的需要。
游客游览中重点规划了老百家村商业区沿线,将原本零散的商业整合成古商业街和民宿区。保留老百家村市井商业街并且设计网红节点。
在生活游览之余,“拾景”是居民生活、游客游玩的精神层面。将口袋绿地穿插在居民生活流线的每个部分,成为不可或缺的绿地景观。以电台山公园为核心,将原本堵塞南北的山体转变成山地公园,成为百家村居民和游客的共享休闲区。
居民在生活的循环流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游客在游览探店中安然拾景、找寻乐趣。绿意漫山,循常拾景;居游乐享,和美共生。

前期调研分析图

包括方案规划背景、基地现状、规划要素和设计概念分析

总平面图及分析

总平面图及其详细平面分析

设计方案深化

四个计划的推演和深化

设计感悟

本设计突破山体的阻碍,将公共空间和绿地碎片化布局,结合对当地居民游客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日常寻景游乐系统,让旧城复生。符合以人为本,从人生活着手的设计思维。并且创新式地提出日常中生活流线循环,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激活循环,针灸式为旧城植入活力点。

设计亮点

1合理布局:项目结合居民游客流线习惯沿线布置口袋绿地空间和公共空间,让公共性的景观和活动空间激活旧城。
2山体复兴:阻碍南北交通的电台山再开发成中央公园,成为健康步行流线的中心,积极效应辐射到整个片区。
3循环激活:通过四个方面计划来实施设计思想,激活旧城片区。

专家评语

本设计通过对旧城居民和游客生活路径的调研,从时间层面、新旧空间层面、虚实层面构建循环模型,促进百家村片区可持续发展,提出日常中生活流线循环,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激活循环,针灸式为旧城植入活力点,规划理念符合大赛主题,有一定新意。整体设计效果呈现较好,版面美观。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