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林妍 杨剑锋
指导老师:李房英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3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碳计划——低碳发展模式及潜在走廊设计 基于MSPA分析和二氧化碳排放风险评估
院校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李房英
主创姓名:林妍 杨剑锋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设计前期分析
我们对福州市二十年来的蓝绿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发现不断扩张的城市空间在持续侵占城市蓝绿空间。同时越来越高的碳排放量使得福州面临着较高的碳排放风险。
设计说明
碳风险评估
我们针对二十年来的福州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迭代模拟,得到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果。同时将所得结果与福州市空间形态分析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福州适宜作为生态源地的点位,并构建生态廊道。然后对福州进行碳排放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与生态廊道叠加,通过重力模型构建筛选出最为重要的碳排风险高的生态廊道进行微观设计。
总平图及低碳设计
我们不断优化和提高重力模型的准确性,最终选择最重要的走廊进行具体设计。
场地西侧为高盖山公园,东北侧为花海公园,东南侧为南江滨生态公园。场地的内部感知环境质量和材料组成相对较好,同时场地的整体绿地具有吸引力。西南为南台大道,北为南二环,东为泽徐大道,设有地铁站。场地的整体可达性较高,适合作为本研究的微设计场地。
低碳设计、效果图及鸟瞰图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分别对二氧化碳消耗和二氧化碳阶段提出了4点和12点建议,以使用最低成本的方式创造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的最大效益,并通过植物的韧性和智能管理创造长生命周期的景观。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专家评语
该设计体现了对当下低碳热点的回应与思考,通过对福州市蓝绿空间、土地利用等数据的分析,设计对未来福州市进行了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二氧化碳排放风险评估,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微观设计中;在对于潜在走廊的设计中,该设计具有新颖独特的思路。方案在设计表达方面可以做到设计构思与设计本身的逻辑耦合,整体图面呈现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创意与思考,符合竞赛活动主题,特此推荐。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