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何思哲
设计成员:张艺萱 李婧吟
指导老师:孟琳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2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旧里新话 常俗再生
院校名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孟琳
主创姓名:何思哲
成员姓名:张艺萱 李婧吟
设计时间:2023-05-26
项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苏安新村
项目规模:33.3万㎡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场地现状问题调研
设计场地苏安新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是东环路沿线较为成熟的小区之一,在苏州市城市老旧小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与典型性。由于其建成时间早,占地范围广,且人口数量庞大,构成复杂,导致各类环境及邻里问题频出。作者通过网络图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访谈两种调研方式进行了前期数据收集与场地基础信息分析,基本了解了场地的空间现状与主要矛盾问题:一方面,人居环境品质下降,场地特征性不强,人在场地中体验感单一,使得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意愿不强,导致人地情感疏离。另一方面,外来人口持续冲击本土社区结构,弱化了以邻里互动为基础的社区共同体意识,令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逐步下降。人地矛盾减少了居民外出社交互动的机会,而社会关系的冷漠淡薄则削弱了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关注与监管,两大困境使得苏安新村陷入了恶性的发展循环。
设计说明
设计策略分析
设计方案结合社区营造理念,从“造物”和“塑人”两大维度切入。一方面,通过失序空间梳理,生活故事复兴,以及弹性手段介入,改善景观空间由于肌理缺损,秩序紊乱,以及空间权利分配不均所带来各类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场地文化发掘及活动策划,为不同群体之间创造更多共同话题,唤醒场所集体精神,为新老居民提供共有的记忆连接点。设计中还结合现有社区管理体系,通过社区主体赋权,推动居民成为小区景观建设、维护、治理重要的内生力量,让居民在活动中加深感情,增进了解,实现空间与邻里关系的动态更新与永续经营。
苏安新村街道及公园整体设计
方案针对苏安新村中街道空间,公园空间等不同的空间类型采用不同的更新手段,以此增强空间序列感与多样性,提升环境体验,增强居民外出活动、社交意愿。考虑到苏安新村实际情况及有关政策,采用低成本、轻介入的方式提升空间活力,引导社区共同生活,也避免“大拆大建”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干扰以及经济负担。场地中设计了大院剧场,百家衣廊、榕树故事会等复合性结构装置,回应了居民真实的生活,在尊重、保护原场地文化、生活延续性的基础上实现社区空间的活化与邻里关系的重塑。
苏安新村微绿地设计及社区故事构想
设计团队利用地方材料和闲置物品构想了五种模块工具包,形成空间触媒,指导居民参与周边环境的改造,形成个性的活动微空间,让一些常被忽视的小微空间变成更受欢迎的街角游戏场,缓解小区内部的活动空间需求压力,也增强了居民对于边角空间景观的关注与监督。满足不同人群及不同互动空间尺度的需要,这一设计力图让空间成为行为的“诱发器”而非“限制器”,增强场地的灵活性,可玩性与趣味性。同时在时间上强调了错时共享,延伸使用时间和扩充服务人群,使有限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社区单一固有资源的集聚分配,让活动场地的多元利用成为可能,以此吸引不同群体参与场地互动,提升空间使用率。
社区营造是一个动态、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设计者深深地“扎根”在社区之中,陪伴社区、居民共同生长。帮助居民完成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管理者”的身份转换,推动社区自治理体系的完善,让景观空间成为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桥梁,发挥景观设计的社会价值。整个设计项目还在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中,随着越来越多居民的加入,苏安新村的“新”故事将继续谱写。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泉州·晋江安踏982创动中心(规划·建筑·景观)项目设计
编号:ILIA-P-202312441
热度:2296榆林体育运动学校科创新城新校区工程规划设计
编号:ILIA-P-202312438
热度:1274国家妇儿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项目绿地认建认养勘察设计
编号:ILIA-P-202312436
热度:1010江西鹰潭智慧科技创新小镇
编号:ILIA-P-202312435
热度:1446城投长信·上东城(住宅区)一期项目
编号:ILIA-P-202312429
热度:1390松毛岭烈士纪念园
编号:ILIA-P-202312420
热度:1122龙福园
编号:ILIA-P-202312419
热度:1079乐山耍码头
编号:ILIA-P-202312319
热度:1421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