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李琳 关凯丹 常钰
指导老师:张彤 徐瑾 梁洁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1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城市更新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山青花欲燃-共享花田模式下低碳主题绿色营造实验
院校名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张彤 徐瑾 梁洁
主创姓名:李琳 关凯丹 常钰
设计时间:2023-08-28
项目地点:浙江绍兴
项目规模:1.5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城市更新
▲现状问题与解决策略
早期的绍兴一直保持着山水城林交融的城市空间格局,人的生产活动均依托于自然。然而如今的城市基于自然去发展延续的历史线索已然被人工占据和吞噬。设计选址的花鸟市场地处山城的割裂带上,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贩卖花鸟的功能,决定了它有潜力放大它的功能和位置优势,变成人工和自然间重归于好的桥梁,作为承担整个城市生态重构的起点。
设计说明
▲生态体系自主运作构架
共享花田的理念旨在打造超越人工自然的生态环境,实现低碳的总体目标。在共享花田系统中我们架构了四套层级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其中,原料系统通过可预制和拼接的方式来实现低碳和快速复制,由此架构出的单元系统里承载了我们目前预设的16种功能单元组装出功能系统,功能系统的进一步拼装形成的群组系统是一个几乎可以自主运作的体系。
▲低碳技术与碳交易运作体系
从整体低碳目标出发引申出四个方面的低碳考虑——低碳技术、低碳种植、低碳行为和低碳材料。从中建立个人碳交易运行机制,在APP上通过用户的低碳行为积攒碳能量,用碳能量在特定的花田片区可以种植特定的植物。
▲碳汇测算助力生态单元覆盖
通过植物选种最终确定模块单元的规模形态,将模块融入餐饮、娱乐、售卖、交通等16种功能组装成群组,采用立面依附、挖洞天井、室内和室外空间连接、下沉、空中五种置入方式,将群组模块按原有的空间拓扑关系置入原有建筑之中,形成新的市场运作模式并布局碳汇测算。我们设想在未来的时间线上随着植物不断的生长会从像素化的点状逐渐演变成为斑块状的聚落,最后实现整体场地生态单元的覆盖。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专家评语
花鸟市场内部的单元性结构组织与单元性花田形式的重组,共享花田的理念得以实现,花鸟市场的环境更加绿色与有机,为个人进行碳交易提供了可能,这是对传统花鸟市场更新的有益思考。
方案分析场地的生态、历史、经济价值,从整体低碳目标出发引申出四个方面的低碳考虑——低碳技术、低碳种植、低碳行为和低碳材料,较有见解。作者的设计理念符合本次竞赛要求,创意和构思能力强,思考问题有深度,设计实践能力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