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姜国珍
设计成员:张雨宁、吴纪勇
指导老师:沈莉
作品编号:ILIA-S-202312022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榕树景观遗产的活化与利用-以上杭县老城区为例
院校名称: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沈莉
主创姓名:姜国珍
成员姓名:张雨宁、吴纪勇
设计时间:2023-03-01
项目地点: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项目规模:城市尺度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平面图与生态廊道构建
植物遗产节点分布介绍及其现场照片,详细阐述各个植物节点之间,人与植物之间的联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对各个节点进行串联改造,对植物遗产活化利用。形成以生态长廊为基础的生态化可持续,社区营造为基础的维护可持续。从而保障项目的长期健康运行。
设计说明
榕树社区营造与效果图
景观中的古树遗产不仅指植物本身,还包括其文化、历史和与城市居民的复杂关系。居民对古榕树的自治可以重新建立榕树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比政府管理更有效。同时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特色活动,打造富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户外公共空间,构建社区营造体系。通过居委会主导、居民参与,以此来打造可持续、自生长、有温度的植物遗产空间。
植物遗产主节点效果图
建立绿地更新标准、榕树分析与概念生成
将上杭县老城区绿地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层级,以便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立定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对涉及传统民居、自建房有、现代民居的点状绿地;一级道路、二三级道路、河岸缓冲区的线状绿地;公园开发绿地与半开放绿地。所有的同类绿地都采用相同的方法,以便提高效率。
详尽分析榕树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生长需求,榕树下微生态,榕树的四季变化等。
根据所在场地原来的功能与条件,针对场地问题进行专门改进,赋予场地新功能。通过提取当地元素和榕树形象进行整合,赋予场地新的功能与意义。
基础条件更新
榕树目前的基础条件对它的生长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通过土壤更新、树池条件更新、支持条件更新、阻碍设施改造及接闪器安装等方式来改善榕树生存环境,以此来平衡榕树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