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合——基于社会原子化下城市公园恢复空间设计
Healing——urban park restoration space design based on social atomization

主创设计:张玉峤

设计成员:张子晗 高国悦

指导老师:姜涛 韩禹锋

作品编号:ILIA-S-20231198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0
热度:176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逢·合——基于社会原子化下城市公园恢复空间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姜涛 韩禹锋

主创姓名:张玉峤

成员姓名:张子晗 高国悦

设计时间:2023-08-02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绿地中心

项目规模:10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改造后场地环境及效果图展示

针对社会原子化的主要矛盾,结合五大策略将整个场地设计为一个具有记忆性、包容性、互动型、疗愈性的空间。通过魔方积木装置、多元化组合空间及一定的造景手段使场地能够唤醒这座城市的活力,体现一定人文主义精神的同时彰显了社会时代精神。

设计说明

在这个工作压力愈来愈大的社会氛围下,周围的生活环境逐渐被人们淡忘,但我们仍然无法忽略其对青年白领所带来的影响。此次方案设计以上海市作为目标,针对上海正在经受各方面压力的青年人群,将社会连接与空间修复应用于恢复性空间设计中,进而提出恢复空间活力的五大策略——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运动、人与数据、人与自然。整个设计从一线城市原子化出发,将当前青年白领心理健康问题连接起来,希望新一代人群能在节奏迅速的城市中感受到环境所带来的温情。

▲区位分析与现状问题

众所周知的“魔都”上海在经济繁华、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暗藏着许多使年轻人产生压力的因素。“车贷”、“房贷”、“工作压力”让处于这座城市的人们无法感受到来自环境所带来的舒适。随着社会原子化的到来,如何让青年人物在嘈杂中获得释放?如何运用设计手段使周围环境治疗青年人物的心理疾病?基于恢复性空间理论、社会连接与空间修复三个方面提出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运动、人与自然、人与数据五大策略。

▲五大策略

社会机构及社会环境的原子化分裂,使得人与环境、个体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疏远。为此,通过对中心绿地的改造,唤醒青年人物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策略通过五个方面相互结合、穿插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具有“故事阶段性”的解压休息空间。

▲装置与空间组合形式

通过一些互动型装置及组合型空间的设立,来增强人与人、人与空间的交互感。装置将五大策略的空间相互连接,并将模块化发展为整体,重新连接起人与环境之间的纽带,唤醒属于青年人物的活力。

设计感悟

该项目设计以当前一线城市较为突出问题出发,致力于解决当下青年人所受周边环境影响所带来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项目设计目的明显,选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突出,在整个设计中每一部分解决方案较为完善。

设计亮点

以“社会原子化”及“恢复性空间设计”理论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将设计策略分为五大部分——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运动、人与自然、人与数据。通过模块化的区分,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周围环境囊括起来,通过环境中的装置相互穿插,从而使提出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

专家评语

方案设计以都市为背景,以青年人群为切入点,从城市的空间模式为研究出发点,对城市的不同空间及功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恢复空间活力的五大策略,虽然研究方式不算新颖,但研究内容比较详实,也在文案的表达中极力表述方案设计。整个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性设计。如果未来对结构的材料再做深入的研究,相信设计会更加具有落地性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