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屿浪共舞“渡”梅沙
院校名称: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主创姓名:郑薇
成员姓名:葛舒彤 丁吉逸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风景区规划
设计说明
本设计分析了小梅沙海岸带地区现状及存在的场地脆弱性、混乱性、单一性问题,从韧性景观视角出发,初步探索基于旅游开发战略下的韧性景观规划更新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屿浪共舞渡梅沙”的生态护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地选取沙堤岸、防浪构筑物建立多级防浪系统,雨洪管理中,针对上游、中游、下游,力求恢复生态系统完整性,共筑小梅沙海基底。
首先,对于现状问题进行归纳:(1)受极端气候影响造成场地脆弱性;(2)受人类活动影响造成场地混乱性;(3)受场地文化影响造成场地单一性。
其次,提出设计理念:韧性(resilience)本意是物体受到干扰后回到本来的状态。表示“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能够具有消化冲击和干扰,同时又能保持其自身的形态和功能的特点,最后对其受到的冲击具有重组或适应变化的能力”。韧性城市定义为城市在遭受到任何持续慢性的压力或突然的灾害冲击时生存、适应并发展的能力。相较于传统城市只关注特定灾害的应对能力,韧性城市更关注城市多维度承受灾害的能力以及灾后快速恢复、适应新需求和潜在革新能力。
最后,提出解决策略:在韧性城市视角下,景观基础设施需要提高自身的韧性。(1)要加强景观基础设施与自然的联系,将城市与自然相接,把外界的干扰当成自然中动态变化的过程。(2)景观基础设施不应像灰色工程设施只有单一防护功能,而是具有多重功能,满足生态、游憩、审美等多重需求,增强系统的整体多样性,不至于在冲击下导致整体崩溃。(3)景观基础设施是一个功能性网络,联系不同尺度之间的各个系统,提高城市韧性。因此,我们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理念延伸。分别是生态韧性、文化韧性和社会韧性。
设计感悟
本设计结合场地特色需求和现实问题,引入韧性城市的理念,分别从生态韧性、文化韧性、社会韧性三方面进行问题解决和策略提出,因地制宜地选取沙堤岸、防浪构筑物建立多级防浪系统,雨洪管理中,针对上游、中游、下游,力求恢复生态系统完整性,共筑小梅沙海基底。
设计亮点
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理念延伸,分别是生态韧性、文化韧性和社会韧性:
1、应对极端气候洪涝、风暴潮等
官方气象数据显示,小梅沙海域7-9月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1.07m,最大潮差2.72m,潮流速度平稳。在台风侵袭期间最大风速大于40m/s。
应对台风、风暴潮、洪涝等自然灾害,必须构建安全的滨海防线。风暴潮强度不同,其应对策略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其相应设施不同,需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构筑景观韧性网络。因地制宜地选取了人工礁石、珊瑚岛、生态护岸、防浪构筑物建立多级防护系统。当风暴潮<6m时,可以更多地依靠自然力量或仿自然力量化解,当风暴潮>6m时,则需借助硬质工程的力量。但应注意,应尽力提高传统工程的韧性,赋予其更多的功能。
在具体到场地设计、策略选取时,应充分评估风暴潮危害的强度、海岸受侵蚀的状况、梳理场地现状条件及可利用的资源后进行选择与设计。小梅沙靠山临海,既有上游的汇流压力,中游水土流失的隐患,也有下游的排放压力。雨洪管理中,下游地区,形成畅通的水系体系。采取下渗、过滤、蓄水等方式减少地表径流。
2、应对人类活动影响
引入监测预警体系。洪涝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灵活多变性,需要通过暗道或者明道建立起适应性景观斑块间的监测预警功能联系,为此更好的做出策略调整和应对措施。
将适应性景观划分为若干个网络模块,每个独立模块设置地质传感器、水情传感器、土壤传感器等监测工具,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各个景观模块的数据信息联系和整合起来,从而对系统的安全性、游客承载量、设施完整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后期维护,对洪涝灾害的抵御和防护进行预警、疏散指导等工作。
3、应对场地文化单一性
人工礁石防浪暗堤是防波防风的第一条防线,它位于海面以下,不会对近岸的活动造成影响,同时,抗冲击能力较强;第二道防线是人工培育的珊瑚岛,不仅能防护风暴潮,也对构建小梅沙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道防线是各种类型的生态护岸,不仅有消波减浪的功能,还能提供多重生态效益;第四道防线防浪构筑物位于沙滩上,与公共设施构筑物一并构建,造型流线化处理,平时可为小梅沙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也可以消减风力,并在高潮位风暴潮时提供保护。陆上主要通过建筑布局营造通风廊道,疏导急风。
利用现状山地、海洋丰富的自然资源,以生态防护为基础,开发小梅沙海洋旅游资源,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核心为活力内核,对山、海、城全维度旅游空间资源进行链接,形成小梅沙 3D 旅游体系架构,打造小梅沙魅力梅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