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Grass and trees are spreading, and spring mountains are within reach

主创设计:许裕

设计成员:孙一鸣 宫傲

指导老师:石圆圆

作品编号:ILIA-S-20231190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0
热度:273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院校名称: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石圆圆

主创姓名:许裕

成员姓名:孙一鸣 宫傲

设计时间:2023-05-01

项目地点:潮安井里

项目规模:76.17 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

结合井里村传统村落现状,为改善当地自然风貌,发展经济,而结合城市发展原则,进行生态修复,村落改造等发展策略,望将春山发展为新的城市和乡村的有机结合体,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设计说明

本方案是围绕城乡公共空间改造为主题将现代化风格与乡村相结合,以绿色环保、简洁的设计风格为主调,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利用原有闲置土地,与城乡融合发展,营造自然氛围浓郁的体验空间。使用绿色建筑技术打造低碳社区,同时引入体育运动、民宿、商住综合体等功能组团,形成智慧、多元、低碳的未来居住社区。在滨水区域打造综合商业中心,引入美食街、剧院等要素,丰富居住人群生活体验。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主,引入多彩花田、湿生植物花园、湿塘、湿地岛等要素,打造以自然为基底、少量人工干预的湿地体验区。植物配置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为“背景”,各色花、灌木搭配等等。在总体布局方面满足居民、游客的需求,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减少车流对人行和环境的干扰。该设计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种植文化,结合因地制宜、生态修复,以人为本等原则进行设计和创新。以经济带动村民,自发保护环境,建设家乡、实现美丽乡村理想家园的愿景。为乡村带来新环境、吸引新村民,从本质上改变乡村,使得此地既有生态的环境,又有传统的历史,更有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感,打造舒适温馨的居住家园。不但外观优美,内部也实用美观、功能齐全,小小的空间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改善空间环境

设计强调绿色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倡导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倡循环利用和减少资源浪费的原则。同时,设计着重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健康,创造宜人的居住和休闲环境。采用生态栽培,增加植被密度,促进空气净化和氧气供应,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使来往游客享受清新空气,体验身心舒畅的养修之趣。

设计展示

将自然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舒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展示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城乡公共空间设计,公共广场中心是一个大型的绿化景观,绿草如茵、树木葱郁,人们可以在此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

具体设计阐述

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种植文化,结合因地制宜、生态修复,以人为本等原则进行设计。以经济带动村民自发保护环境,建设家乡、实现美丽乡村理想家园的愿景。为乡村带来新环境、吸引新村民,从本质上改变乡村,使得此地既有生态的环境,又有传统的历史,更有现代化的生活,打造舒适温馨的居住家园。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环保的城乡公共空间,提供了舒适宜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和休闲环境。

设计感悟

我们的城乡公共空间设计项目值得奖励,因为它积极影响社会、注重社区参与、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具有创新和独特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我们为能够为社会做出这一贡献而感到自豪,并期待在未来的项目中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设计亮点

本城乡公共空间采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系统、循环利用材料等。同时,鼓励人们采用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如骑行和步行,为城市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增加了绿化区域、植物景观和水景等,创造宜人的氛围,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休闲的环境。还设置了公共长椅、休息区和餐饮设施,以便人们休息、聚会和共享社区活动。并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和环境感知技术,实现能耗管理和自动化控制;通过无线网络和移动应用,提供便捷的信息发布和服务交互。这些可以提升城乡公共空间的魅力和实用性,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同时,它们还能够促进社区的凝聚力、环保意识以及艺术文化的传播。

专家评语

方案围绕城乡公共空间改造为主题将现代化风格与乡村相结合,以绿色环保、简洁的设计风格为主调,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利用原有闲置土地,与城乡融合发展,营造自然氛围浓郁的体验空间。使用绿色建筑技术打造低碳社区,同时引入体育运动、民宿、商住综合体等功能组团,形成智慧、多元、低碳的未来居住社区。方案欲从本质上改变乡村,既有生态环境,又有历史的传统,更有现代化的生活,打造舒适温馨的居住家园。

作品能突显本次竞赛活动的主题,针对乡村环境绿色环保设计的需求,结合当地的种植文化,开展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促进村民自发环保建设家乡的愿景,改善环境品质。设计突出了植物种植设计的多样化与功能性的特点,作品在设计表达与图纸绘制有一定的逻辑与设计深度,特此推荐。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