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苑——城市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Beautiful Yard-City Visitor Information Center design

主创设计:邢惠玥

设计成员:程万景

指导老师:梅菁菁

作品编号:ILIA-S-WORL1180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 旅游休闲建筑

0
热度:5762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旖旎苑——城市游客服务中心设计

院校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梅菁菁

主创姓名:邢惠玥

成员姓名:程万景

设计时间:2022-12-31

项目地点:南京市

项目规模:小型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旅游休闲建筑

建筑主入口

从屋顶挑檐的建筑形制上试图探索沿古至今的衍生之路。

设计说明

设计用地位于水西门广场东南侧,场地西北侧有城市主干道十字路口,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南面有秦淮河支流景色优美,东北面多为住宅区和商业区,西南面多为文化风景区,主要服务于游客和附近居民。希望此游客服务中心可以带给游客和附近居民良好的视觉和感官上的使用感受,通过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设计,使游客和附近居民走入怡人的景观环境中,忘却纷扰,获得烦闷生活中一丝喘息的机会,心灵的舒缓。
设计时希望游客服务中心的观赏礼序更具别样化,试图通过设计的手段进行空间演绎。从东方美学概念中提炼出建筑语汇,设计经过几种不同规格的点线面关系探索,最终糅合传统建筑的形制美进行比例关系的落位,呈现出多维立体的弧形建筑,寓自在流动的形式于现代东方诗意之中,从屋顶挑檐的建筑形制上试图探索沿古至今的衍生之路。设置中轴线,通过跌落的马头墙强化轴线,又通过水体布置打破轴线,通过不同的玻璃门、格栅、金属铝板等多种材料进行节奏的变化,在破立间寻找一种平衡。

建筑主入口、设计背景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见证。

一层平面、总平面、轴测图、剖面图

从东方美学概念中提炼出建筑语汇,设计经过几种不同规格的点线面关系探索,最终糅合传统建筑的形制美进行比例关系的落位,呈现出多维立体的弧形建筑,寓自在流动的形式于现代东方诗意之中。

二层平面、爆炸图、剖面图、立面图

设置中轴线,通过跌落的马头墙强化轴线,又通过水体布置打破轴线,通过不同的玻璃门、格栅、金属铝板等多种材料进行节奏的变化,在破立间寻找一种平衡。

设计感悟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见证。“它们维系了我们栖身这座城市的文化深度和宽容度,历史与文化挑战是建筑设计不可回避的基础问题。建筑在设计时,希望在传统与现实间寻找一种平衡,保留历史文化的痕迹,有富有现代化生活气息。

设计亮点

游客服务中心的观赏礼序更具别样化,试图通过设计的手段进行空间演绎。从东方美学概念中提炼出建筑语汇,设计经过几种不同规格的点线面关系探索,最终糅合传统建筑的形制美进行比例关系的落位,呈现出多维立体的弧形建筑,寓自在流动的形式于现代东方诗意之中,从屋顶挑檐的建筑形制上试图探索沿古至今的衍生之路。设置中轴线,通过跌落的马头墙强化轴线,又通过水体布置打破轴线,通过不同的玻璃门、格栅、金属铝板等多种材料进行节奏的变化,在破立间寻找一种平衡。
在设计中,实用和美观同样重要,在建筑设计中,优先考虑了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优化使用流线,通过设计手法,营造积极的公共空间,增强趣味性。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