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杨章琳 王昊宸 谢婉钰
设计成员:王曜 崔旭辉 张震
指导老师:李莎 李莎
作品编号:ILIA-S-WORL1178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AI景观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普通县农村垃圾规划:以沛县为试点
院校名称: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李莎 李莎
主创姓名:杨章琳 王昊宸 谢婉钰
成员姓名:王曜 崔旭辉 张震
设计时间:2022-05-30
项目地点: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湾村
项目规模:1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
现状问题及挑战
中国乡村面临着垃圾处理方面的问题,如缺乏规划战略,分类和处理系统不完善,当地人在该领域的知识不足等。靠近我们团队所在徐州市的沛县,是中国成千上万个缺乏系统的垃圾回收计划的县份中的一个典型,沛县是中国成千上万个没有系统解决垃圾回收问题县的一个缩影。自2005年以来,新闻一直在报道垃圾问题,但至今没有提出先进的解决方案。
设计说明
设计策略
本次设计将追踪垃圾的一系列处理流程,希望通过农村垃圾规划管理与设计,对垃圾再处理,再价值生产,结合互联网平台,实现垃圾资源的价值转化,为当地的居民创造多样化的就业岗位,提升当地环境。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垃圾问题处理中,会根据沛县乡镇区块发展特点,以及各区块主要产业情况和产生垃圾特点,分别建立相应的产业园区:农业现代化先导区;粮牧绿色区;智慧农业区;生态稻鱼区。各区块的垃圾中转站会对垃圾进行分拣与分类收集,分拣后的不同垃圾会分别送往焚烧站,堆肥装置和产品园。产品园结合产学研模式协同指导,对垃圾进行再产品制作。在第二阶段中,会建立互联网垃圾监督平台,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销售产品,同时其运营模式会向全世界推广,扩大影响力。
设计亮点
在沛县中心区域,我们尝试设计了一处产业园。沛县产业园的建设分为产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外两类,分别是鹿湾区产业园和其他乡镇建设。在鹿湾区产业园中,其主要功能有垃圾处理中心、产品加工、直播园区和加工厂。其他乡镇建设主要围绕垃圾中转站、基建、公共设施和户外直播基地建设。同时对垃圾回收装置和堆肥装置分别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期提高垃圾再产生效率,节约自然资源。
互联网与乡村振兴
经过垃圾再价值创作的全新产品会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展示、销售。该平台也会是用户再观看直播和购物的同时了解垃圾分类的类型以及当前可回收垃圾能制作的创意产品案例,使用户能了解到从最开始垃圾的收集,到工厂加工成创意产品,再到直播出售,最后到货等一整套流程。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