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李姗珊
设计成员:魏世元 梁彦宏 刘琳 谢婉茗
指导老师:潘鑫晨 金连生 潘鑫晨、金连生
作品编号:ILIA-S-WORL11779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历史层序律——基于地质学沉积思想的时空叙事性地景化博物馆公园
院校名称: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潘鑫晨 金连生 潘鑫晨、金连生
主创姓名:李姗珊
成员姓名:魏世元 梁彦宏 刘琳 谢婉茗
设计时间:2023-04-30
项目地点: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
项目规模:15961.09㎡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
▲现状问题
城市化发展水平逐步加快的同时,城市中一些历史保护建筑在高密度城市建设中显得越来越局促,与现代化城市风貌产生矛盾对比,无论从建筑、文化、人群,都形成了鲜明的边界感。二者之间的空地沦为城市灰色地带、缺乏城市活力。因此,如何打破二者之间的边界,实现故宫至中街的过渡,在场地中沉淀清故宫长达四百年的历史文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设计说明
▲设计策略与方案生成
历史的沉淀使我们联想到地质学中的沉积岩,于是我们运用了沉积思想作为设计灵感,运用于场地的设计表达,并且引用故宫的轴线与斜率,在场地设计中进行秩序的排布与框架的扭转。使故宫与用地之间,有联系却不雷同,各自独立又彼此融合。
▲空间操作理念
我们把场地整体分为五个部分,对应了满清故宫从建立以来的五个不同的阶段时期,以建筑语言折射不同时期的历史情绪,形成了场地内的叙事性空间转译,具体反映到建筑的高度、形态、与人群密集度等,通过地质学中的古生物断代法和地层层序率的纵向叠加,形成了最后的建筑形体,并赋予场地新的功能。使之沉淀历史文化的同时激发场地活力,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群。
▲节点效果展示
我们将建筑的部分主体置于地下,一是呼应地景化的主题,二是最大程度减少对故宫的遮挡,建筑的一些细部也体现出我们对绿色生态的考虑,包括屋顶绿化和广场绿化,以及中部的生态水系,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使地下部分也能得到良好采光。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