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春之迹 涤故更新—— 重现朱熹《春日》景象的历史文化名村发展模式探索
Tracking the Pace of Spring, Clean up and Renew the Past————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mous Villages  to Reproduce the Scenery of Zhu Xi's "Spring Sun"

主创设计:张昕宇、张睿 、庄寒晶

指导老师:沈员萍 沈夏冰 刘群阅

作品编号:ILIA-S-WORL1175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12
热度:3380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循春之迹 涤故更新—— 重现朱熹《春日》景象的历史文化名村发展模式探索

院校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沈员萍 沈夏冰 刘群阅

主创姓名:张昕宇、张睿 、庄寒晶

设计时间:2023-04-30

项目地点: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槎溪村

项目规模:1191.6hm²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

循春之迹 涤故更新-1

    设计从槎溪村的现状概况出发,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传承,并根据现有资源做出规划。

设计说明

在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评选中,槎溪村是南平市成功入选3个村落中的一个,是个有着1750多年建制的古村落,目前尚保留有古人类活动遗址(新石器至青铜器时期)、古桥、古道、古井、古庙、古墓、古宗祠、古亭、古戏台、古匾、古水碓等大量的古建筑;拥有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农业种植优势。但,由于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背井离乡,文脉传承断裂,导致乡村特色生活、文化底蕴在消逝的边缘徘徊。
    本文将从槎溪村的现状概况出发,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传承,并根据现有资源做出规划。
    顺昌是朱熹主要讲学地之一,槎溪村是人才辈出的闽北古村,槎溪村人的廖德明是朱熹的得意门生,与朱子文化播迁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设计选择朱熹的千古名诗《春日》作为打造村落景象的美好愿景,以槎溪“自然景观”、“人文底蕴”、“民俗传统”为特征,打造集生态人文观光、乡风理学研学、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闽北传统风情古村落。
    一、生态策略——泗水寻芳
   尊重村落格局,彰显生态风貌,保护自然环境,开展生态观光
    二、人居策略——光景焕新
   整治乡村环境,美化生活空间,本土元素植入,塑造特色景观
    三、文化策略——东风重拾
   挖掘文化内涵,延续本土文化,创新文化体验,活化传承开发
    四、产业策略——联产齐发
   人文农旅引领,一二三产联动,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体验经济

循春之迹 涤故更新-2

    顺昌是朱熹主要讲学地之一,槎溪村是人才辈出的闽北古村,槎溪村人的廖德明是朱熹的得意门生,与朱子文化播迁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设计选择朱熹的千古名诗《春日》作为打造村落景象的美好愿景,以槎溪“自然景观”、“人文底蕴”、“民俗传统”为特征,打造集生态人文观光、乡风理学研学、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闽北传统风情古村落。

循春之迹 涤故更新-3

一、生态策略——泗水寻芳
尊重村落格局,彰显生态风貌,保护自然环境,开展生态观光
二、人居策略——光景焕新
整治乡村环境,美化生活空间,本土元素植入,塑造特色景观

循春之迹 涤故更新-4

三、文化策略——东风重拾
挖掘文化内涵,延续本土文化,创新文化体验,活化传承开发
四、产业策略——联产齐发
人文农旅引领,一二三产联动,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体验经济

设计感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设计着眼于创造村民美好生活,联系其历史文脉,由根抓起,力求打造朱熹春日美好印象。

设计亮点

1、基于槎溪村的情况总结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融合朱熹文化,撷取《春日》诗歌,提出“春日四境”的设计理念,融合槎溪村独特的场地文化,构建田园采摘、竹艺体验、文化展示、记忆民宿、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泗水寻芳”、“光景焕新”“东风重拾”“联产齐发”为策略,引导乡村振兴发展。
2、以“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构建完备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构建高效顺畅的村庄运行体系。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