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gans种植模式
Freegans planting models

主创设计:邱月妍

设计成员:杨光 曹宇

指导老师:刘晓光

作品编号:ILIA-S-WORL1167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5
热度:1125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Freegans种植模式

院校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刘晓光

主创姓名:邱月妍

成员姓名:杨光 曹宇

设计时间:2022-06-27

项目地点:哈尔滨市科学园

项目规模:35.42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

鸟瞰及前期分析

设计说明

场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马家沟河科学园地段。我们对场地内部及周边现有问题分析后,发现场地内部河流水质由于上游农业产品遗留污染严重,结合农业与水质问题改善提出Freegans的概念。"freegans"是国外新兴关心节约能源和食物浪费问题的群体,通过引入freegans观念与自循环种植原理相结合,实现利用freegans种植模式解决科学园场地内土壤和马家沟河道的生态问题,建立小型多样化的自循环种植社区,同时宣传传播freegans的节约和不消费理念,达到教育和警醒市民的作用。

平面及场地技术分析

Freegans循环模式策略分析

游憩系统规划及绩效评估

设计感悟

我们的概念是国内目前从未提出过的,将不消费主义的freegans与生态及社会问题改善相关联,通过构建场地内部的一个个小型的自循环种植模块使得场地内部的能量消耗与输出达到最大的平衡,同时在此基础上改善场地的水质、土壤等多种问题,并期望在此基础上宣传节约理念。设计严格遵循斯坦尼兹六步法,思路清晰,过程严谨。

设计亮点

场地以蚯蚓为目标物种进行土壤循环改善土壤质量。场地内部共分为两种小型的自循环种植单元,分别为基础种植单元及湿地种植单元,通过种植单元产出的产品为居民提供各项社会服务、提供情绪价值同时又能为科学园内的大学博士生提供科研价值。在以上各类模块的协作下支持小型社区即freecommunit的运作。严谨的自循环机制以及本设计想达到的社会的生态目标都是本设计的亮点所在。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