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22/08/17 14:53浏览量
11056龙虎山景区泸溪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 5A 级风景名胜区江西省龙虎山景区内,居于泸溪河流域 上游河段。项目通过水利-景观复合生态系统构建,从基地地形重塑、水网骨架构建、植被生境营造、节点沿线贯通等四个方面,解 决场地河势不稳、生态凋零破碎、河道景观单调、旅游发展局限的现状问题,以实现防洪安全、生态恢复、景观提升、经济 带动的多元规划目标。
项目以“寻道龙虎,问道泸溪” 的规划概念,以滨河绿“道”串联“道”文化主题节点与“道”法自然的生态节点,打造集生态体验、自然感悟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泸溪河滨水景观带。
设计思路
本项目规划范围由泸溪河沙湾大桥段至鱼塘大桥段,沿线风景秀丽,但交通可达性低,无配套旅游服务设施,河道景观单调、亲水性差。山区性河流暴涨暴落的水文特征、现状严重淤积河势不稳的河道沙洲、硬质护岸阻隔下破碎的生态系统使得景观介入时面临着防洪安全、生态恢复、滨河提升的多元挑战。
针对场地现状问题,项目基于景观三要素——地形、水体、植被与设计表征——建构筑物,构建水利-景观复合生态系统。
参照河道原始状况,疏浚清淤使其恢复至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并将清淤土方原位处理;依据河道模拟与景点分布,布局绿道线路,重塑场地地形,满足防洪需求。通过景观坝、生态护岸与湿地建设,转拦截抵御为顺势利用,实现水量调蓄、雨洪管理与水体净化的目标。制定详细的生态环境恢复策略,形成河流-浅滩-堤岸-林地栖息环境。针对不同动物的活动需求制定保护策略,如通过低落差施工形成鱼类通道便于鱼类溯游;构建人工河岸湿地,为鸟类提供多样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等。顺应场地本底自然文化资源,沿线布局道文化节点以形成层层融入的感知顿悟体验,呼应道家生态环境思想的哲学自然观。
地形——基地重塑
针对无序行洪的崩岸问题和沿线贯通的规划需求,项目从三个阶段实现河道清淤、土方处理、地形重塑,保证挖填方平衡与行洪断面扩大。
阶段一参照河道原始状况,通过疏浚清淤使其恢复至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阶段二将清淤的土方原位处理,通过挑拣级配分别用于护坡填充、路基填筑与场地平整。阶段三依据防洪需求与沿线景点,布局绿道线路,重塑场地地形,设计后景观坝与绿道防洪标准分别达20年一遇与50年一遇。
绿道系统贯通滨水岸线,设计河道-护岸-节点-绿道-林地的标准段模式,以形成滨河向山间、林地的逐级递进,丰富景观层次,构建蓝绿基础设施网络。
水体——骨架构建
水体作为系统血脉联系起场所地形与植被生境,成为节点的设计依据与审美来源。针对场地现状水循环阻隔、水质污染、水量不平衡等问题,通过水量调蓄、雨洪管理、水体净化等手段,转拦截抵御为顺势利用,以实现水生态网络的重构。
于上清大桥下游新建景观坝壅高水位,以保障枯水期上游的生态水位及旅游景观水面,并弹性调蓄下游水量。布置植草浅沟、截留沟等基础设施对雨洪净化收集以构建山间、滨水雨洪系统。选用生态混凝土、格宾石笼等生态护岸做法,恢复水陆间物质交换,形成多样微小生境。新建人工表流湿地,经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填料过滤吸附等作用净化后,从汇水口排出,形成生态自循环。
植被——生境营造
制定详细的生态环境恢复策略,保留原始优势植被、引进新乡土植被,绿道沿线种植乔灌草调节四季景观,形成滨水向陆地逐级过渡的河流-浅滩-堤岸-林地栖息环境。
绿道规划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原则,保护原始自然林地并保留优势滨水植被,以延续其水土保持、雨洪涵养的功能;通过植草浅沟、挡土墙、截留沟等基础设施对来自山间、林地的雨洪进行蓄积净化,规划护坡植被层和滨水过渡植被带,种植耐水湿、具有净化能力的植被,以构建山间、滨水雨洪系统;雨洪径流而后排入泸溪河或涵养地下水,以实现水循环过程和雨洪高效集约利用。
项目制定了详细的生态环境恢复策略,通过保留原始优势植被、引进新乡土植被以形成在植被群落,绿道沿线种植乔灌草调节四季景观,形成滨水向陆地逐级过渡的河流-浅滩-堤岸-林地栖息环境。
针对不同动物的活动需求制定保护策略,如通过低落差施工形成鱼类通道便于鱼类溯游;构建人工河岸湿地,为鸟类提供多样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等。
构筑物——沿线贯通
龙鳞景观坝
景观坝不同于传统大坝的蔚然耸峙,而是以谦逊的姿态立于泸溪河岸,从绿道远眺完美融入自然山水间;下游设龙鳞状跌水,创造富有动感的水景。太极图案演化而来的Z字形平面呼应了道文化内涵与冲砂水力。
道文化节点
龙虎山道教气韵深厚,设计通过分析其道文化特质,提取设计灵感,形成规划思路,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 的景观,以呼应在地禀赋,融入场所氛围。基于提炼出的道文化规划设计理念——择优而筑、边界融合、统一语境、自然共生。
一方面可通过界面设计使得人工空间与自然环境的交界呈现出相似的材质、肌理、植被类型,以模糊边界性。如项目在现状竹林旁以“清风竹浪”为主题规划种植空间,以实现新旧环境的模糊与融合。在完整保留原始竹林的基础上,引入当地优势竹类品种,竹林生长周期带来的参差高度变化适当区分开建成环境与原始环境,又使其呈现出相似的竹韵气质与林间氛围。
另一方面可通过高差营造弱化山地型自然环境的纵向起伏,强调水平空间的延伸变化,以降低山势垂直方向的阻隔,强化人工空间向自然环境的介入,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实现融入自然的理想境界。因而逢水宜亲水,近山可嵌入;遇旷野求望远,穿林地布幽径。在自然的本地上,结合原始禀赋,以视线为线索,以错位为高差,通过观景通廊的构建,使得节点自然地融入环境中。
从下游主要人流来向,沿绿道依次布局闻道茶舍、悟道餐舍、论道茶舍、行道书境、问道游廊等道文化主题节点,以形成层层融入的感知顿悟体验。选择视线开阔、观赏角度极佳的地点,利用堤路护坡规划四处台阶式亲水观景平台,提供视线丰富且趣味化的生态亲水体验。
山水之道,道以贯之,以道文化延展出设计的基调与内涵,以绿道串联起沿线的山水文脉。作为一项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综合性工程,项目舍弃了文化性景观常常选择的符号化路线,而是道法自然、尊重本底,克制谨慎地处理景观规划与防洪生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场所解读到文化提取,从理念归纳到设计表征,项目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景观,打造集生态体验、自然感悟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泸溪河滨水景观带。项目的道文化设计实践不仅规划了一条联通泸溪河人文自然风光的滨河景观带,还策划了一条串联起古今文脉的文化传承轴,更是发扬了一种展现道家生态环境思想的哲学自然观。
效益评价
项目以节点带绿道,以绿道贯岸线,以滨水领全域,提升社会认知、打造旅游名片、优化整体环境、实现生态发展。项目预计于2035年收入回正,之后将通过环境效益、旅游发展与土地升值持续获利。
(1)社会效益
项目满足了当地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生态修复工程示范也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项目对道文化的挖掘和山水资源的利用,对历史文脉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建成后曾多次作为大型赛事举办地,绿道更是被誉为马拉松“最美赛道”。
(2)环境效益
对清淤后河道碎石再利用,保留现状护岸植被以节能减排,提升环境效益。项目对生境、水源、土壤等方面的改善也将源源不断创造后续效益,如:吸收污染净化水体、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当地空气质量等。
(3)经济效益
项目的弹性规划、韧性设计能大大减少防灾救援、污染治理等方面资金投入。项目充分发挥场地自然人文方面的优势,改变了沿线以往破败的面貌,成为旅游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发展。
创新技术
(1)新技术
依据《江西省智慧水利总体方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构建智慧水利系统,用于防洪调度、水生态调度等。
(2)新材料
在兰车洲右岸创新性地运用生态混凝土材料,其具备强度高、孔隙可被植物穿透、碱度低适宜植物生长的特点,能够实现安全防护与生态绿化一体化。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