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上河图——基于综合效益最优的上海市金桥片区零碳新城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2/01/29 16:18

浏览量

10982
作品编号:ILIA-S-WORL10638
主创姓名:唐伊雯 汪慧迪 朱敏之 陈雪妍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项目名称:金桥上河图——基于综合效益最优的上海市金桥片区零碳新城设计
院校名称: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罗曦 许砚梅
设计时间:2021-10-25
项目地点:上海市金桥片区
项目规模:30.73ha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

▲总体鸟瞰图

方案立体呈现效果,建筑采用模块穿插、搭接等多种构成方式丰富形态与层次,展现景观游线与功能建筑之间的融合关系,及零碳循环的城市生态空间架构。

设计说明

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片区,设计以综合效益最优为切入点,以自然水体、人工水体为景观轴线打造贴近自然的景观风貌;以贴合基地红线的方格状路网实现“小街区、密路网” 的道路设计,适应于未来新型交通工具出行需要;参考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方式、借鉴传统民居的低碳智慧,从“减碳”与“增汇”两方面进行零碳新城的探索;以实现空间框架的低碳生态化、城市环境的丰富活力化和城市综合效益最大化为设计目标,彰显城区品质,提升新城魅力。 实现综合效益最优的整体思路如下: 1.集约视角下的低碳空间模式探索 主打资源共享的模块化空间,鼓励新型能源的收集利用。 2.自持永续视角下的生态安全格局搭建 作为景观方面的落脚点,系统优化整体生态环境。 3.TOD模式下的城市空间构建 结合生态框架、轨道交通布局、现状路网、市民出行需求等方面,构筑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紧密相连、绿色出行体系完善、土地利用效率高的城市空间结构。 4.产城融合理念下的产业空间布局 大体形成中心圈层以低碳服务为主、中间圈层以低碳研发为主、外围圈层以低碳制造为主的整体产业空间布局。 5.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国际化城区营造 通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打造,为城市生活多元化提供空间支持,通过城市设计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形态。

▲前期分析图

通过区位、现状、气候、人群、上位规划分析场地优势和问题。引入相关理念,明确设计主题;构建规划框架,明确零碳新城设计策略。

▲规划总平面图

设计通过小街区密路网的模块化城市空间的构建,打造资源集约的零碳生态新城,对水系进行几何形态的改造并引入整个社区,以此为基础构建生态景轴与循环水网。

▲策略解析图

方案理念的具体阐述,从景观模式打造、城市空间构建、低碳模式探索、国际化城区营造五大角度介绍了实现片区综合效益最优的整体思路以及零碳新城的探索方向。

设计感悟

本方案紧扣“双碳目标,绿色设计”主题,从市民需求、场地现状、生态框架出发,以绿色基础设施、TOD模式、低碳产业布局、国际化城区、低碳空间五个方面构筑新城建设目标,力争逐步实现空间框架低碳生态化、城市环境丰富活力化、城市综合效益最大化,思路新颖,切合实际,具备推广实践价值。

设计亮点

1.探索低碳空间模式 ①引入碳积分交易体系,搭建模块化空间,鼓励市民低碳生活,实现资源共享。 ②打造模块化景观设计,构建滨水景观驳岸、集装箱景观、屋顶花园三个场景,增加碳汇同时,丰富城市景观。 ③依托智慧城市体系构建花径迷宫,科普碳中和知识,鼓励市民计算碳足迹,推广低碳文化。 2.搭建自持永续的绿色基础设施。 ①基于景观设计,系统优化整体生态环境。通过特色固碳植物配置,构建生物安全格局。 ②通过“小分散,大集中”城市绿地布局,促进空气循环,构建风廊冷岛格局。 ③提高城市海绵化程度,构建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构建雨洪安全格局。 3.构建基于TOD模式下城市空间布局 ①以轨道交通线路为组团串联 ,以生态廊道为分割绿色组团布局,构建一个城市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紧密相连、出行体系完善、土地利用效率高城市空间体系。 ②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及重要有轨交通站点,构建城市(800m)、片区(500m)、社区(300m)三个级别TOD开发单元体系。 4.构建产城融合理念下低碳产业空间布局 形成中心圈层为低碳服务为主,中间圈层为低碳研发为主,外围圈层以低碳制造为主的圈层低碳产业空间布局。 5.营造国际化城区 ①从绿色活力空间、城市活力街区、慢行宜步空间出发,打造多元公共活动,营造城市活力。 ②通过天际线设计、滨水空间管控塑造优美城市形态,提升景观便利性。 ③借鉴传统民居低碳策略,推广低碳文化,延续城市文脉。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