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摄氏度的边缘

艾景奖组委会

2021/06/15 23:40

浏览量

2617
作品编号:ILIA-S-202110246
主创姓名:张龙浩
设计成员:信鹏圆 杜昌轩 回景淏 王天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文旅景观 - 美丽乡村
项目名称:1.5摄氏度的边缘
院校名称: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孟瑾 李发明
设计时间:2021-06-01
项目地点:天津市西青区当城村
项目规模:126.9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旅景观-美丽乡村

排版1

平面图、设计说明、区位分析、空间高程分析、周别节点交通分析、人群活动分析。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地区域的北部为果树采摘园,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地块碳平衡。南侧为住宅区,住宅区建筑顶部配备太阳能光伏板,以清洁能源供给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从而减少碳排放。中部为天然氧吧,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地块内部红色管桩装置为碳捕捉管道,捕捉居民日常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后经过管道运输至南部小岛地下埋藏。地块内部南部设计水景观赏区,不仅可为游客提供观赏地域,还可以通过水体蒸发改善地块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随着湿地植物生长年龄的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逐渐增强。 本次设计地块的碳中和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依靠人工设施对温室气体进行吸收;第二阶段人工设施为主,以湿地植物吸收为辅;第三阶段以湿地吸收为主,人工设施为辅。 以当城村为试点,地块设计与碳中和理念发展与实施,可以使当城村成为碳中和理念的典型示范区。首先,运用碳捕捉收集装置进行温室气体收集,通过乡村碳中和装置吸收城市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同时促进CCS技术的发展,以乡村来反哺城市。其次,设计区域中的特色建筑,能吸引游客从而带动乡村周边经济发展,吸引城市居民远离城市喧嚣,促进城乡融合。再次,项目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分为三阶段完成,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第三阶段时,以植物为主减少人工的干预,运用大自然落实碳中和的理念和完成温室气体的自我吸收,从而响应联合国发布的1.5摄氏度控温红线。

排版2

节日分析、土壤改造、场地改造、植物调节、建筑效果图

排版3

低碳装置设置、湿地空间设计、滨水模块化设计、效果图

排版3

分析细化、河边现状分析、活动策划、效果图

设计感悟

当城村的规划设计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以联合国发布的1.5摄氏度控温红线为主线,串联碳中和理念以及碳捕捉技术,关注的是未来尺度的人居环境,让设计回归创意,以技术改善环境。

设计亮点

碳捕捉管道、太阳能光伏板被动式绿色低碳建筑、高性能围护结构、新能源居住区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