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1/06/13 15:44

浏览量

4126
作品编号:ILIA-S-20219620
主创姓名:马良宵
设计成员:马良宵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项目名称:红旗渠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院校名称: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杨震宇
设计时间:2020.05
项目地点:山西省长治市、河南省安阳市
项目规模:160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

▲ 设计规划

红旗渠景观生态修复致力于生态修复与水利工程相结合,达到“人水和谐”的统一。红旗渠属硬质化渠道,在其仍发挥着水利功能的今天,我们对红旗渠的生态修复应建立在尽少改变工程结构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修复,打造渠道景观生态环境,恢复硬质化河道割裂的生态环境,给予渠道周边生物、植物栖息环境。尊重河道自然条件下,对于红旗渠源,尽力“模拟自然”;对于干渠,强调“植物强化”;对于支渠,在植物强化的基础上,恢复其河流自然化。同时,尽可能满足人的亲水性,重新连接被混凝土割裂的水与周边环境。

设计说明

人工天河——红旗渠,采用硬质护坡、裁弯取直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措施,对流经地区的饮水、灌溉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工程手段改变了河道的自然属性,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本案设计通过建设生态驳岸、恢复缓冲带植被、营造生态湿地等方法,实现恢复河流自然性,构建多元化空间。以红旗渠水利设施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勘测场地现状,采用源头、干渠、支渠分段处理方式,采用生态岸坡修复、人工湿地处理、生物处理、植物强化等水生态修复技术,使景观生态修复与水利设施有机结合。在红旗渠源头打造生态湿地公园,干渠架设生态观景廊道,支流重现河流蜿蜒、鱼虾嬉戏的生态景观。本设计强调了红旗渠水利工程的生态可持续性,致力于达到红旗渠“人水和谐”的统一。

▲ 前期分析

红旗渠修建伊始,首要考虑其经济功能,灌区大量使用混凝土固化河道、护岸,其经济价值在过去时间里已得到有效体现,但随着经济发展,红旗渠开发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等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河道渠化导致周边动植物多样性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土地贫瘠化,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且最初设计使用寿命20年的水渠现已缓缓流淌了50多年,多处渠段出现损毁、堵塞、渗漏等情况,水量流失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 源头设计方案

浊漳河缓缓流淌在山谷之间,加之太行山的雄伟气势、壮美风景为当地旅游资源提供了天然的自然优势,本案设计不仅是对红旗渠源浊漳河的生态修复,更是希望慕名而来的游客有更好的观景体验。场地内设有配套的停车场、服务区、观景台,利用地势打造梯田景观,一系列设计希望通过景观修复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提升。生态修复策略包括建设生态自然驳岸,实现生态自我循环;建造跨河缓坡代替硬化的滚水堰,给水生物提供栖息地;引入水体沉积物,减缓水流流速的同时,吸引鸟类等生物在此停留、栖息、繁衍;遭受水流侵蚀严重的河岸可采用格宾石笼生态护岸。

▲ 干渠、支渠设计方案

干渠:以舍弃渠道经济价值一味考虑生态价值显然是不可取且不符合实际的,所以干渠修复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以及加固渠道原有结构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植物强化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经过生态修复之后的干渠混凝土护岸被弱化,取而代之以微型生态景观,调节微气候,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 支渠:红旗渠支渠遍布林州地域,其作为通往田间的最后“一里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应对目前还有使用价值的坍塌、毁损的渠道进行加固、清淤,其次按照渠道毁损程度,对于使用率较高的渠段运用自然强化的处理方法,对于毁损严重且不再使用的支渠拆除其硬质化渠道,恢复河流自然形态,营造自然景观,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

设计感悟

本案课题研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与改善人居环境的背景下,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指导,对红旗渠水利工程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改造。对于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城镇地域优势、树立城镇形象、美化人居环境、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设计亮点

1、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发展较早,相关理论与技术手段都已较为成熟。而我国对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时间较短,据今只有二三十年,相关理论与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大量实践来支撑理论、验证理论并指导其他实践,且生态修复与水利工程结合的实际案例较少。本案研究以红旗渠景观设计为例,致力于生态修复与水利设施相结合,从理论、技术、实践三方面入手,成为本案设计的创新点,并希望未来可以给相似案例做参考。 2、早期水利工程一味追逐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对河流掠夺式开发,固化河道,破坏动植物栖息环境。红旗渠作为一渠化河道,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贫瘠、河道堵塞等弊端也渐渐显露。为使红旗渠能够继续更好的服务周边村落,本案设计采用“近自然”设计理念,对渠化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提高红旗渠河道及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