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21/06/13 13:39浏览量
3249设计说明
整体鸟瞰与场地分析
项目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南泥湾大道与古乐路交汇处西侧,地块呈L形,用地空间较大,基地路网完善,道路交通情况良好,可达性较高,南侧与北侧紧邻居住小区,东北侧为高等学校,西侧为工业园区,东侧为拟规划商业用地,整体以居民区为主,生活气息浓厚。因此,我们将地块定位为游憩型口袋公园。
概念引入与设计推演
场地人群构成以社区居民(全龄)为主,高效师生和商务办公人员为辅,我们对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需求以及空间使用和时间使用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康体健身、儿童游乐、景观园艺、文娱活动、休憩交流五大功能。其次,针对地块噪音、气候、形式、功能等问题进行多维度解读,针对性地提出设计愿景:一个功能多元,全龄友好的活力公园;一个尊重自然,气候宜人的生态公园;一个多维互动,向心聚合的立体公园。方案主体采用了下沉广场的空间形式,进而通过桥面与桥洞实现连接与聚集,建立环形步道体系,置入串联人群活动,激发运动与社交。
总平面图与方案分析
场地空间整体划分为六个功能片区:城市休闲区;社区活动区;园艺观赏区;儿童游乐区;舞台剧场区;户外运动区。规划打造“一点、一线、两环、两面”的空间结构:以桥洞与生态蓄水池作为核心景观节点;以场地中的连桥作为公园的主要轴线;地面层与下沉层的红色步道形成两套环形系统。交通组织以步行交通为主要形式,重点打造自然环境优美的步行空间,地面层环形红色步道作为主要交通流线,负一层环形红色步道作为次要交通流线,整体相互交织,串联场地中的不同分区。景观系统采用面状分区与点状布置有机结合的方式,场地南侧作为为主要景观绿化区,结合林荫步道营造曲径幽深的空间氛围,下沉广场的围合边界则作为次要景观绿化区,实现上下层空间的有机渗透,在此基础上,向各个功能分区中加入小的景观节点,形成层级丰富,整体有序的景观系统。
植物配置与节点透视
公园整体呈聚合的形态,中央是一处下沉广场,作为承载各类公共活动的聚合空间,广场边界由不同形式的高差台地围合而成,有面向广场的天然观众席,有逐级跌落的景观亲水池,有可供攀爬的户外活动场。下沉广场中间设计了一个循环生态蓄水池,作为公园的视觉焦点,强化了公园的聚合性,同时借助于重力作用,蓄水池可从场地中收集雨水用于边缘绿化带的浇灌和季节性喷泉景观。平时,这里是孩童嬉戏的场所,是与人交互的装置,而洪水期间,其面积可扩大一倍,延伸到公园倾斜的草坪上。场地西北侧为社区广场,广场周边分布着不同尺度的多义空间,我们希望为每一位到访者提供专属的自定义时刻,而水池上方起伏的廊桥便是连接不同标高层与不同类型空间的纽带,连接城市公共生活的纽带。除此之外,我们还置入一条蜿蜒曲折的红色步道,它将整个场地更完整的串联起来。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