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野趣
作品编号:ILIA-S-20219435
主创姓名:廖媛
设计成员:杨璐燏 严欣然 余含玥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名称:野生·野趣
院校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城乡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沈员萍、张国坤
设计时间:2021-06-01
项目地点:福建福州
项目规模:约436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场地为福建省福州市金水湖,位于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场地面积三百余公顷,其中金水湖水库面积占三分之一。场地原本为村落,现为周边房地产的附属绿地,遭受房地产商的建设破坏,当地村民也大面积开垦土地种植果林,围湖养鱼,一度导致场地水土流失、土地裸露、生态失衡等问题。
纵观国内,郊野公园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现有郊野公园存在“在郊不野”的问题,位置偏远,人工化痕迹重,与城市公园无法区分,不仅城市游客的游玩需求未满足,场地的开发还对原住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而水库是本场地最大优势,同时场地位于城乡结合点,适合作为郊野公园来舒缓城市压力、带动乡村发展。因此,本次设计以水作为切入点激活场地,构建一套水网来解决场地的主要土地问题,将不同活动置入水空间,并融入现代科技的智慧,通过空间营造引导城市及乡村两类人群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打造一个“野生、野趣”的郊野公园。立足”以水为体、以野为魂”基本方针,解决国内郊野公园现状窘境,实现场地生态自循环,满足城乡各类人群需求,最终达成城乡共兴、共建、共享。
1.总平面图、设计概念及背景分析
此图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背景、设计说明、概念设计、总平面图。主要展示“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国内外郊野公园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在习总书记指导下,我们提出设计理念为“以水为体,以野为魂”,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说明。依据这一理念展示出概念设计,简单明了的表现此次设计的主题“WILD”,即为野生、野趣,同时字母"W"、"I"、"L"、"D"又分别代表了本次四大设计策略——water水体、intelligence智慧、land土地、discovery探野。同时,用总平面图呈现出整体设计的思路与方案。
2.区位、现状、人群及策略分析
此图主要内容包括区位分析、现状分析、人群分析、设计策略、效果图及设计前后对比图。主要说明场地区位,周边概况;分析场地内部现状,用ArcGis对场地进行生态敏感度分析,总结场地内部优劣势;人群分析主要针对原住民和未来游人,分析其各自人群特征及需求;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W”、“I”、“L”、“D”的设计策略,对应解决场地问题,营造野生野趣为主导的郊野公园,并以对比图的形式作出设计前后对比,搭配效果图进行未来展望。
水体空间、园地-林地空间、园区智能空间设计
此图主要内容包括效果图、水体空间营造(Water)、林地空间修复(Land)、智慧技术融入(intelligence),在这三个方面提供技术手段,净化水体,营造不同水空间;人工补位,打造野生林地;智慧APP设计,打造智慧景观,结合这三个部分作为野生野趣的基础。
节点解读及探野空间设计
此图主要内容包括节点详细解读及探野空间营造(Discovery)。探野空间营造以点、线、面三类形态出发,拓展出湿地、水塘、溪流、水渠、湖体五大水体空间,每个类型的水体再分别营造出三种开放程度的探野空间,并置入针对不同人群的野趣活动,达到城乡两类人群共享郊野的设计目标。
设计感悟
国内郊野公园普遍存在“在郊不野”的问题,大量规划用地涉及原住民与未来游客间的矛盾,对此问题,我们将以场地特有水库来激活场地,针对不同人群置入相对野趣活动,营造一个野生、野趣的郊野公园,达到城乡共建、共兴、共享,为城市人群提供自然的家园,为原著居民还原记忆中的故乡,为自然环境缔造自循环的生态结构。
设计亮点
1.设计定位为郊野公园,契合“十四五”规划中大力发展郊野公园这一目标;
2.整体设计以野生、野趣为主导,突破国内郊野公园“在郊不野”的这一困境;
3.创造以水因子为切入的生态系统,通过营造点、线、面三种不同形态的水体空间,结合场地高差设计不同的水域活动空间,丰富场地各类生态环境,为场地营造自循环的生态系统;
4.设计湿地迷宫、野境溯源等多种野生空间,针对不用人群提供不同的野趣活动,达到人与生物、城市与乡村的共建、共兴、共享。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