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龙高速铁路总站与交通换乘站
作品编号:ILIA-P-20208702
主创姓名:David Jung
设计成员:Jeff Tang, Thanida Rakvongthai, Joan Lo, Hilary Tang, Frankie Lee
申报类别:工程实例 - 设计类·公共景观 - 市政景观
项目名称:西九龙高速铁路总站与交通换乘站
设计单位:艾奕康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MTR Corporation Ltd
施工单位:Leighton – Gammon Joint Venture
项目经理:Hilary Tang
设计时间:2010
建成时间:2018
项目地点:香港九龙油尖旺区 尖沙咀柯士甸道3号
关键词:绿色基建 可持续共融
项目状态:设计类
项目规模:5 . 8 8公顷
项目类别:工程实例-设计类·公共景观-市政景观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
项目背景
西九龙高速铁路总站为高速铁路广州深圳香港段之地下总站,占地面积 约为5 . 8 8公顷。 AECOM为西九龙站区、天桥以及道路提供全方位景观设计服务,包括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至施工与验收服务等。公共休憩空间共分三部分,包括天空走廊观景台、巴士总站天台花园和香港西九龙站公共休憩空间,为游客提供宽敞及舒适的的公共休憩空间和绿化步行环境。
设计说明
西九龙总站的设计核心是推动连通性和可持续性的思想,既包括设计构造,也涉及场所营造和体验的思想。项目之景观设计以创造能紧扣建筑主题的富现代感建筑景观为目标。车辆之往来与交织形成西九龙高速铁路总站之基础景观形态。行车道路间之绿色景观不单延续车流,且促使其融入城市结构之中。此概念促进了西九龙站之各元素与其周边环境间之互动,将人与交通设施、城市、西九龙文化区、维多利亚港及附近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此外,项目更积极使用各种可持续发展设计方针,如配置软质景观的绿色屋顶平台、于车站及广场区采用于自然采光的天窗,以及使用可回收物料和采用本土植物物种等。绿色屋顶平台由车站上盖一直延伸至地面的公民广场,成为西九龙人行网络之重要元素之一。公民广场主要为参加各类型大型活动的群众所设,同时希望为市民提供舒适怡人的休憩环境,当中的喷泉提供溅水和冷却喷雾的声音效果为宁静的空间带来一点活泼的朝气。在构思绿色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包括香港的季节性气候,环境温度和空气质量,及游客的最终体验。考虑到这些因素,项目广泛使用绿色元素,如林荫、草坪及水景等,意于令坚硬的建筑表面显得柔和,同时能提供树荫供人休憩,在城市森林中营造出令人愉悦的翠绿环境,并将是整个公民广场及主建筑前庭广场的主要设计特色。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平面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设计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设计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设计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设计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分区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设计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全景图
西九龙高铁总站实景图
设计感悟
团队在构思此项目设计时,融合基础设施、景观和场所营造为最重要理念。 重新校准了高铁站以外的重要性,打造了全新高铁总站概念,带动了城市活力。 倡导以公共绿地为优先,成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新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了一个更宜居,可持续既互联的城市环境,从而成功地影响了公共空间在公共领域的未来发展, 打造了人气的新地标。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占地5.88公顷,当中绿化率为百分之30%。项目规划设计方向旨在连结中国高速铁路网络战略性的优势「八纵八横」与整体社会经济意义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将香港城市中心点成为中国强大铁路网络南端的起讫站,同时通过创建城市著名新地标,改善及加强公共领域的效能及连接性,连贯城市结构的可持续性。随着西九龙站的启用,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动态的影响转移到了一个新时代。 以先进、高效的直接联系方式,每天前往城市的游客人数估计约为80,000,往来游客为整体经济和社会利益以及与城市的商业联系的带来正面冲击,车站与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城市融合度进一步提高,为旅游业和商业带来更多利益,同时九龙地区的房地产和房地产价值将增加。
主要技术创新点
景观设计灵感来自香港的园林景色,把中国南方的植物加以运用当作调色盘。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生态驱动着车站的创新,利用关键的结构设计来实现负荷和可持续灌溉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用水量并减轻土壤的湿重。 此设计成为控制整体结构中种植土壤深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是增加绿化面积,以减少车站和市区内的热岛效应。
新材料应用
项目团队利用轻质材料、排水垫和景观中的防水元素和结构混合轻质土壤以减轻重量以控制整体结构负荷。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