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健康的廊坊自然公园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20 18:40

浏览量

10994
作品编号:ILIA-S-20208539
主创姓名:张宸颖 罗聪
设计成员:张闻笛 周子涵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名称:基于公共健康的廊坊自然公园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付军
设计时间:2020-08-18
项目地点:河北省廊坊市
项目规模:9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自然公园平面图及前期分析

1.根据上位规划,自然公园的定位为综合性公园。 2.根据分析得知自然公园的诸多特点:其为廊坊市区面积最大的城市绿地公园,周边环境较复杂,紧邻未来城市绿心和多条铁路线,自然公园地位举足轻重,是廊坊市的“绿肺”,因此设计时最先考虑如何保证其自然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3.园中设置多个特色园区:园艺疗法园、冥想空间、五感园、林下花田景观、自然栖息地等。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是结合竞赛主题“景观引领健康生活”的公园景观设计,基址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自然公园,设计区域为一期公园部分。设计首先将出入口由1个增加至3个;在园中增设架高连廊木栈道,并将设计水域与场地原有引水渠和二期水域相连,使三个各自为政的水系串联成一条贯穿公园的水系线,使场地更具整体感和流动性,局部设计生态湿地用来涵养水源。在场地生态健康上根据场地的位置特点也做出针对性设计,如东北侧铁路一带设计防护林隔离带;将场地西北侧与二期相连部分设计为生态修复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为注重场地健康营造和公众健康,考虑人性需求,场地内部增设了多种健康疗法空间,如园艺疗养区、林下花田区、五感园等。根据现场实地调研和分析现状,针对不合理区域进行修整,如摊贩的临时性板房建筑,陈旧的娱乐服务设施等,在进行局部保留之外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赋予其新的生存环境和功能意义;公园植被层次不完整,乔木层植被不够丰富,缺少灌木层,地被凌乱局部荒芜,生态系统不稳定,故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加强改善了植物的竖向设计。本次设计创造出多种康养性的户外体验空间,旨在带来健康体验的同时,使人和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公园设计构思及后期分析

设计构思: 1.从场地健康出发,保持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植物群落的可持续生长,利用场地当中现有的独特资源,展现自然公园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貌。 2.从公众健康出发,关注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规划出人性化的自行车游览路线,并配备多种健身活动设施;结合园艺疗法,充分调动游人的感官,静心养神,疗愈身心,营造一处感官体验舒适和精神享受的圣地。

自然公园节点立面及鸟瞰图

1.场地地形平坦,利用微地形塑造多样景观。 2.水系自然生态,利用湿地岛屿净化水质。 3.架设空中栈道,构建生物自然栖息地。

自然公园节点效果图

“山水宜人性”丰富的水景效果 “飞鸟相与还”自然的森林景观 “心远地自偏”舒适的冥想空间 “欲辨已忘言”极致的感官花园

设计感悟

此次项目是基于公共健康对廊坊市区内部面积最大、问题典型、代表性强的自然公园进行的景观设计,既考虑到场地的健康发展,又注重公众的健康需求。如利用防护林和地形综合隔离铁路造成的污染;利用自然栖息地构建更稳定的生态系统;架高的廊道减少人为干扰;引入园艺疗法专类园区,将康复景观作为综合公园设计的一部分。

设计亮点

1.整体设计 自然公园属廊坊市区内部面积最大,服务性最高的公园,依据上位规划在设计时考虑与将来紧邻的城市绿心相辅相成,与待规划的二期植物园相结合,构建功能更多元,生态环境更自然的综合性公园; 从场地健康出发,局部规划出降低人为活动干扰的自然栖息地,采用架高的廊道,减少林下园路和场地,为生态系统逐年恢复自然创造条件; 从公众健康出发,构建多个健康疗养空间,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自然环境,与自然相融,感受植物景观带来的心灵慰藉; 2.重要节点 将园艺疗法专类园作为一个特色园区,丰富综合性公园功能,为城市人群提供“简生活,减生活”的修养之处; 冥想空间提供一处静、缓之地,沉静心灵,让灵魂栖息,素颜净心,远离喧嚣,回归自然,最终回归本真; 五感园给人带来多种感官刺激,五感齐发并相互沟通,形成多元的立体审美感受,进而达到身心疗愈的作用; 3.营建措施 用地形与抗污染植物密林结合的方式隔离场地东北侧铁路带来的一系列噪音和污染,构建更绿色、生态的栖息地; 利用场地内部现有引水渠,构建一条曲水流觞的自然水系,并与二期湖泊相连,使水系流通增活,利于防洪排涝,局部构建湿地岛净化水质; 园路分级规划出自行车道和观光车道,让游人自主选择更适合的游览方式,体验丰富宜人的山水园林之景; 将原场地中大量分散的摊贩临时板房拆除,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园区风貌,大型游乐设施统一规划分区,建设安全环保的服务建筑以及便民设施。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