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河道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以甘肃叶堡村葫芦河为例

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18 16:47

浏览量

4396
作品编号:ILIA-S-20208317
主创姓名:邵杰
设计成员:邵杰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季节性河道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以甘肃叶堡村葫芦河为例
院校名称: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刘凡祯
设计时间:2020.3-2020.6
项目地点:甘肃省秦安县
项目规模:27ha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场地河道平面+分析策略图

1、避免大规模土方调整,通过局部抛石来增加河道糙率,引导河道空间优化,通过水流的冲蚀,在滩地上形成一系列丰富的浮岛,为洪水预留泄洪的分流通道,通过插柳条,引入湿地植被等方式,引导浮岛植被群落进行自然演替,且经过漫长的时间,植被自然生长,形成丰富的生境。 2、设置台地式驳岸横置于高程带上,在夏季洪水快速涨落时减缓洪水对消落带上的冲刷,设置生态湿地滞留水量。 3、引流水渠来补给农田的灌溉用水,并且在洪涝期帮助河道泄洪。 4、为解决水少问题,将工厂中水净化后排入河道,达到河流水量恒定,还有水堰、人工湿地的调洪抗旱作用。

设计说明

中国西北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葫芦河是该地区一条跨区域的季节性河流。流域内的秦安县年降水量不均,一年内会同时遭受洪水与干旱的侵扰。 本设计旨在甘肃秦安县葫芦河构建一个能够抵御季节性河流的景观体系,以解决流速快、水少、山体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污染四方面问题。设立生态浮岛,通过局部抛石在河道形成一系列浮岛,预留泄洪的分流通道。设置台地式驳岸横置于高程带上,在夏季洪水快速涨落时减缓洪水对消落带上的冲刷。设置生态湿地滞留水量,引流水渠来补给农田的灌溉用水,并且在洪涝期帮助河道泄洪。为解决水少问题,将工厂中水净化后排入河道,达到河流水量恒定,还有水堰、人工湿地的调洪抗旱作用。为解决山体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在山谷中,设计鱼鳞坑连体模式,引导雨水径流到鱼鳞坑,增加山地土壤的湿度,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为解决河道污染问题,在驳岸设置了生态沉箱连体模式,洪水期可利用沉箱的组合材料以及湿地,对污染的水质进行二次过滤净化;枯水期沉箱会随着水面的降低形成台阶式景观。 本人尝试改善季节性河流周边地区的生存环境,修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缓解当地季节性河流伴生灾害的影响,同时积极承担风景园林设计在人类抗灾防灾中的责任和作用。

场地山体设计平面+分析策略图

1、为解决山体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在山谷中,设计鱼鳞坑连体模式,引导雨水径流到鱼鳞坑,增加山地土壤的湿度,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2、在驳岸设置了生态沉箱连体模式,洪水期可利用沉箱的组合材料以及湿地,对污染的水质进行二次过滤净化,枯水期沉箱会随着水面的降低形成台阶式景观。 3、水堰、人工湿地的调洪抗旱作用。

设计感悟

1、自然灾害使很多地区陷入混乱,河流遭到破坏,本设计旨在改善季节性河流周边地区的生存环境,修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缓解当地季节性河流伴生灾害的影响。 2、激活河流生机,体现出对一个区域文化、生态、产业、经济的关系的整合思考。 3、使该地区具有一定的恢复力,能在灾后快速恢复基本功能和结构。

设计亮点

1、避免大规模土方调整,通过局部抛石来增加河道糙率,引导河道空间优化,通过水流的冲蚀,在滩地上形成一系列丰富的浮岛,为洪水预留泄洪的分流通道,通过插柳条,引入湿地植被等方式,引导浮岛植被群落进行自然演替,且经过漫长的时间,植被自然生长,形成丰富的生境。 2、设置台地式驳岸横置于高程带上,在夏季洪水快速涨落时减缓洪水对消落带上的冲刷,设置生态湿地滞留水量。 3、引流水渠来补给农田的灌溉用水,并且在洪涝期帮助河道泄洪。 4、为解决水少问题,将工厂中水净化后排入河道,达到河流水量恒定,还有水堰、人工湿地的调洪抗旱作用。 5、为解决山体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在山谷中,设计鱼鳞坑连体模式,引导雨水径流到鱼鳞坑,增加山地土壤的湿度,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6、在驳岸设置了生态沉箱连体模式,洪水期可利用沉箱的组合材料以及湿地,对污染的水质进行二次过滤净化,枯水期沉箱会随着水面的降低形成台阶式景观。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