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基于耦合理念的乡村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17 21:45

浏览量

12000
作品编号:ILIA-S-20208293
主创姓名:裴苑利 李伊伊 赵锐
设计成员:马梦娇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绿地系统规划
项目名称:一衣带水——基于耦合理念的乡村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韦娜 崔文河
项目地点: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绿地系统规划

设计说明

该项目位于河南省沁阳市沁河下游流域,沁河,黄河一级支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沁河流域的河流污染以及周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是关系人类生存和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都离不开河道这一载体。同时因为沁河健康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周边农田村庄也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功能价值。所以本设计方案以耦合理念为基础进行沁河下游的河道生态修复。 耦合理念是使各设计要素和场地原环境相互适应,并产生积极的作用,已达到对环境的最小干预,对资源的最少消耗。本次方案的河流生态修复不仅仅专注于河流修复,目的在于使河流与周围村庄、农田、工厂产生良性协作功能,使整个沁河流域成为更健康有利于居民生活,城市发展的健康景观。本方案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生态修复1.河流与村庄之间的耦合:1.河道边坡美化,增设河岸广场。增加村民与河流的互动。2.河流与农田的耦合:进行河流防洪,使河流的被污染的水体不对农田造成破坏同时农业废水也不会排进河流。3.河流与工厂的耦合:①雨污分流②投放微生物③种植植物使工厂和河流之间达到良性循环,河流的健康也能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前期分析及总平面图

规划范围为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规划区属于沁河流域沁阳段。该设计方案从总体空间上分为四个分区,自北向南依次是湿地区、农田区、生态区和保育区。 该项目位于河南省沁阳市沁河下游流域,沁河,黄河一级支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沁河流域的河流污染以及周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是关系人类生存和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都离不开河道这一载体。同时因为沁河健康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周边农田村庄也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功能价值。所以本设计方案以耦合理念为基础进行沁河下游的河道生态修复。

设计理念及分区设计策略

设计理念提取字耦合理念的工作原理机制,耦合器运作时内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运作,在生态环境中亦是如此,各个方面都相互制约和作用的。在设计中使各设计要素和场地原环境相互适应,以最小干预寻求河流景观生态的最大提升。 本方案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生态修复1.河流与村庄之间的耦合:河道边坡美化,增设河岸广场。增加村民与河流的互动。2.河流与农田的耦合:进行河流防洪,使河流的被污染的水体不对农田造成破坏同时农业废水也不会排进河流。3.河流与工厂的耦合:①雨污分流②投放微生物③种植植物使工厂和河流之间达到良性循环,河流的健康也能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修复策略及现有问题处理

概念元素结合河流所处位置及周边文化基底,采用身后的农业文化——麦子的含义及其形式,以菱形格为基本单元通过其演变、组合、延展形成多样的元素组合形式。为应对潜在的河道洪水决堤的问题,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借助河流的自然雕琢和恢复,创造极其多样的河流地貌,在河道狭窄地段,通过拓宽河道来提高河道洪水承载力,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菱形布局以渗透性原则以及散逸形状为基础,为河流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没有确定渠道的网格。这些渠道是沿着整个新河床挖掘而成的——首先移除腐殖质层,然后挖掘出整条路线,以确保对河流纵剖面的精确控制。这些菱形小岛的大小是原河流的蜿蜒路线确定的,以承载原河流的流量。关于农业污水处理策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农田径流水的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和生活废水的处理。农田径流水处理的策略有利用田埂、植物拦截带、生态沟渠和沉淀净化过滤;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采用生态净化塘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废水处理的策略首先是铺设污水管网,改造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布置沼气池,营造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同时提升景观。关于工业废水的处理,选择采用沉淀池、膜分离、活性淤泥和厌氧生物处理。

局部平面图及景观效果图

局部平面图设计河段为沁河大桥连接沁阳市与周边村的范围,规划用途为休闲活动区,用以满足南岸市区与北岸村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该区域内设置众多文化、生态、科普区域,以求在满足日常休闲需求的同时,提升周边的景观环境。与河边相邻的平行道路适用于不同使用者,将街区和开发场地与河流连接起来,同时提供公共通道,这不仅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还将河流再次纳入公共空间。不同功能的滨河慢步道有着不同的设计原则。关于滨河开放空间,缓冲带应采用提供和改善以下方面的设计和开发技术:生态系统的服务,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改善、更好的公共人行通道、开放的空间设施和环境教育。在居住型或混合型轻工业开发中,缓冲带应采用提供和改善以下方面的设计和开发技术: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嵌入式绿色基础设施、改善后的公共人行通道,栖息地走廊,环境教育机会与相邻街区、学校、有机农业以及再生景观相结合。在密集城市开发中,缓冲带应采用将提供和改善以下方面的设计和开发技术:嵌入式绿色基础设施、雨水管理措施、开放空间设施,结合滨水区通道和硬景观元素的设计。

设计感悟

该项目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设计选取角度为乡村河流的生态治理与景观规划设计,基于耦合理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的特点,不仅仅专注于河流修复,还致力于河流与周围的村庄、农田、工厂形成良性协作功能,使整个沁河流域成为更生态、更有利于居民生活、工厂运作、城市发展的健康景观。

设计亮点

场地选取地点较为特殊,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生产生活。设计着眼于生态、健康协作、可持续,在设计过程中,首先是河道的生态修复,采用独特的生态修复手段,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在自然的演变作用下,形成丰富的河道形态,在提高河流承载力的同时,营造出多样的生物栖息环境。其次是河流与周边环境的协作,面对来自两岸城镇的生活废水、农业废水、工业废水,采取相对应的生态处理措施,利用场地高低差的优势,构建多级生态湿地进行废水的处理。最后是慢行系统的设置,由于河流依托两岸存在,考虑两岸人群亲水及休闲需求,规划设计属于沁河两岸人民的慢行系统。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