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锦州北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概念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17 10:23

浏览量

4764
作品编号:ILIA-S-20208206
主创姓名:徐嘉浩 王冰
设计成员:张萌 肖碧莹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风景区规划
项目名称:呼吸——锦州北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概念设计
院校名称: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王奇
设计时间:2020-08-17
项目地点:辽宁省锦州市
项目规模:约27.26平方公里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风景区规划

平面图、区位分析图、技术路线

此次设计选址为辽宁省锦州市北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北普陀山受原工业遗留污染严重,导致后山部分(西侧山)土地流失,植被存活率极低,本次设计以“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游健康生活的帮助憩环境为前提,作为城市弹性应对城市问题的策略之一”,遵循场地脉络,尊重场地文化背景,以自然背景、历史文化、生态修复为目标,营造多样化空间节点,丰富场地体验与功能为北普陀山景区提出具体景观升级策略。

设计说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趋紧凑的生活节奏和不断加大的工作压力使城市居民对于郊野公园的需求越加强烈。 同时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性的爆发,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城市留白”的议题。留白也是一种设计,面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到来的时候,城市是否有可以弹性应对的能力。北普陀山作为锦州市市内最大的风景名胜区,因此也担负起了“疫情前提供市民游玩运动、疫情时可供城市场地支持、疫情后舒缓市民紧张压力”的职能。 此次设计以“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游健康生活的帮助憩环境为前提,作为城市弹性应对城市问题的策略之一”,遵循场地脉络,尊重场地文化背景,以自然背景、历史文化、生态修复为目标,营造多样化空间节点,丰富场地体验与功能为北普陀山景区提出具体景观升级策略。

前期分析图(城市人口结构构成、市内出游地点分布、城市空气污染分析、设计预想)

分析锦州市空气污染来源及传播途径、锦州市人口构成及市内出游地点点位、公共卫生问题不同时期对场地的要求,旨在点名设计的主要解决方向。

平面扩初图、设计分析1、效果图

景区内选取5处适当场地重新规划设计,增加游人游览情趣。后山治理区旨在改善后山因工业遗留带来的土质及空气污染问题,同时逐渐回复土地生气最终形成完整的可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待场地有基本自我调节能力之时,开始道路及节点施工,逐渐增加游人可进入的场地及人流量,最终达到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增加游人休闲及运动的空间。

设计分析2、鸟瞰图

主要体现了风景区内土地水资源涵养的分析以及场地内道路、景点、人流量、功能分区的分析,还有人的视线分析,结合鸟瞰图,更加清晰地阐述设计。

设计感悟

本届主题为景观引领健康生活,我们从城市居民及城市两个角度出发。以城市居民角度考虑了场地对空气的治理带来的身心健康生活环境及场地为市民提供运动休闲的健康生活、出游野炊的人与人心理沟通场所;以城市角度则是生态修复后的自然环境健康和后疫情时代对再发生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时的弹性应对策略的思考。

设计亮点

设计从今年主题“景观引领健康生活”出发,分别以城市居民及城市两个角度思考,对场地的道路进行重新规划以及增添和完善景观节点来增强市民游憩体验;后山(西侧山)以生态修复为主,旨在提升场地总体生态调节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减缓以工业为主所带来的空气及土质的污染。同时由于今年新冠病毒的爆发,此次设计也对城市安全公共卫生问题到来之时该如何发挥场地作用进行探索,场地适当处留白设计,为城市弹性应对策略提供空间。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