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16 14:48浏览量
5790设计效果
场地设计预计 1-3 年建立物理栅栏隔离,3-6 年形 成水隔离,6-15 年完善景观设施。首先隔离市民与难民双方,缓解双方的矛盾;再建设景观设施给双方提供和平交流的场所,逐渐形成隔而不离的景观软隔离。为其他被列为禁区的瑞典街区甚至是世界各国提供一个模式参考。
设计说明
前期分析
随着欧洲难民问题的不断加剧,愿意接收难民的国家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当前的问题是,尽管难民数量得到管控,但难民危机却已“变身”为“融入危机”并进一步发酵。如何让已在境内的、符合条件的难民顺利、有效地融入当地社会是困扰瑞典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首要难题。
问题分析与初步策略
瑞典斯德哥尔摩难民问题十分复杂,经过我们的梳理后认为主要有:市民与难民冲突大、难民就业难、文化融合慢和环境接纳小等方面。 但是根据深层的剖析,难民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他们缺少精神引导,缺少归属感、认同感和自尊感。难民与市民之间由于文化不融合、语言不通等原因。 要想解决难民与市民的冲突,首要任务是让难民产生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空间上设计隔离场所,让难民和市民保持和谐的社交距离。
设计策略
我们希望在难民街区和周围街区的边界设计,打破难民与市民之间无形的墙,解决难民就业、语言交流、文化碰撞等问题,促使难民与特殊环境为友,打造符合使用者经验的环境,唤起使用者脑中的意象片段,就算是第一次来到场所,熟悉的意向仍然能够使人获得归属感。让难民将林科比当成自己的家,融化难民与市民之间的坚冰,为其他被难民问题困扰的国家和地区提出一种参考模式,从根本解决难民问题这块硬骨头。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