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16 11:25浏览量
6975▲总平面图+背景分析
1、总平面图。 2、运河背景梳理及减河溯源。 3、沧州市域规划梳理及景区位置分析。 4、景区现状。 5、空间解构处理。
设计说明
▲现状问题+景观资源+文化景观可视化表现
1、现存社会人文问题: 1.1、人口流失与社区空间的缺失:沧州捷地回族乡位于沧州未来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御碑苑景区位于城镇化的边缘,城镇化带来的影响极大的降低了所在区域的活力。 1.2、生态保护与历史传承的淡忘:捷地回族乡城镇化带来的对生态、历史文化记忆的破坏,影响到沧州城市绿带和文化带,致使御碑苑景区逐渐被遗忘,淡出当地居民的视野。 2、现存空间结构问题: 2.1、景区空间被隔离:御碑苑景区位于南运河与捷地减河的夹角,处于类三角洲地带,其西为南运河、东为捷地减河,距城镇道路约900米。空间上被减河水道隔离,由于景区入口规划问题而导致景区南北、东西方向交通均处于断裂状态,景区可达性处于劣势。 2.2、景区与周边社区、文化景观脱离联系:御碑苑景区南北为捷地回族乡。景区功能单一,仅具备文化游览性,未体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现捷地回族乡由于城镇化原因导致的人口流失,更加剧了这种状态。 3、现存自然生态问题: 3.1、减河湿地生态化程度低:捷地减河为人工开凿的排水河,其主要功能是使运河不会造成洪涝灾害;另一功能是为盐碱化严重的沧州土地淤肥。现今减河内部湿地生境营建不到位,居民的生态意识不强,湿地生境自然养成基础不牢固。 3.2、景区内部材质及设计未体现生态理念:景区内部的铺装采用不渗水的硬质,绿地设计未考虑景区内部水的集中和利用,致使景区良好的湿地生态的条件未对这一区域起到积极影响。 4、现存文化景观问题: 4.1、乾隆碑未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原乾隆碑并未处于景观景区内。 4.2、碑廊的连续性较差:原景区内部碑廊内容有所分别但并未具备良好的观赏连续性。 4.3、游览路线断裂:原景区内部游览路线因古闸的位置而导致观赏的不连续性。 5、通过新的方式将景区内的文化景观重新表现,融入景观观赏路线,走入大众视野,强化文化景观的存在感。
▲解决策略
1、历史记忆的重现与强调: 针对运河文化历史乾隆碑、宪示碑、石老母庙以及三段碑廊的现存问题,对景观节点重新串联,将碑廊融入观赏路线,有意识的将历史带回人们的视野,讲好历史故事。 2、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造: 沧州本属于盐碱程度相对高的区域,减河的开发既为大运河减轻水患压力,又为减河两岸土地淤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减河湿地生境的人为扰动,使其能够自然稳定成长;在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材料使用轻质材料,以便降低人为干扰。 3、交通系统的梳理与重构: 在交通系统的重新梳理中,希望可以对文化景观的观景路线合理规划,得到更好地文化景观观赏性;在景观区域与社区、城镇关联问题上,希望可以改善景区的可达性与交通的便利性,促进景区人的流动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4、社区生活的引入与调和: 在景观内部空间规划上,考虑与减河两岸社区相互联系以及规划社区居民的生活娱乐的景观区域,将社区与景区相互联系,使景区融入捷地回族乡,丰富景观区域的空间。
▲生态设计+生态景观可视化表现
通过设计,利用透水铺装、地形处理等,将雨水汇集到减河湿地生境中,一方面,利用减河生态对水净化,缓慢下渗,涵养地下水,为减河两岸淤肥改善盐碱化严重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水的汇入可以为减河湿地生境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为湿地自然演化发挥作用。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头条: